】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遏制“名校冠名”衝動需多管齊下
http://www.CRNTT.com   2021-04-03 00:20:46


  中評社北京4月3日電/據東方網報道,“學校沒蓋,名聲在外”“房子沒住,就可入讀”“除了學校,沒啥配套”“名校冠名,一掛就靈”……近年來,各地新建名校冠名學校(以下簡稱冠名學校)數量激增。本應是正常的教育配套,卻演變成為眾多開發商炒作的熱點,形成“名校環城”現象。抱著“買房進名校”的心理預期,一些群眾購房後卻發現,有的學校幾乎人滿為患,導致孩子難以入學,有的學校名不副實、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專家建議,警惕各地義務教育階段“批量複制”的名校拉高房地產市場熱度,影響“房住不炒”政策落實,最終損害群眾利益。(《新華每日電訊》4月1日)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人們更加看重教學質量,一些地方名校炙手可熱,備受青睞。然而,眼下一些地方的房地產商也開始把目光瞄向一些名校,打著學區房的名號,紛紛亮出“名校”牌子,借此造勢,甚至淪落成一種營銷手段,對此必須予以警惕。

  評論說,“名校冠名”之所以炙手可熱,從社會層面上講是教育資源不均衡導致的結果,有些學校教育質量好,考入初中、高中、大學的人數多,這樣的學校自然受人青睞,而那些低質量學校自然會無人問津,被社會“另眼相待”。從家長層面考量,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乃天下父母的共同心願,為孩子進行教育投資成為家長們的不二選擇。在此情形下“名校冠名”的衝動由此而產生——學校賣牌子,地產商賣房子,可謂皆大歡喜。

  遏制“名校冠名”衝動尚多管齊下,首先,學校要端正辦學動機,不能陷入唯利是圖的誤區。有的冠名學校為了快速提升教學質量,小學一年級就頻繁考試。一些班主任為了讓成績好看,鼓動家長報課外班。教師把壓力轉嫁給家長,這算什麼優質教育?政府發展義務教育要強弱兼顧,注重學校的協調發展,遏制義務教育名校化、產業化、商業化衝動,防止“環城名校”現象進一步製造新的不均衡,加深百姓焦慮,損害群眾利益。教好書育好人才是學校的初衷和根本,把心思用在提高教學質量上,遠比那些無謂的掛牌招搖更有意義。提高教學質量要有真功夫,而不是搞一些花架子,只有這樣才能贏得良好的社會口碑。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