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天眼”全球開放說明了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21-04-02 15:07:35


  中評社北京4月2日電/據《科技日報》報道,3月31日起,“中國天眼”面向全球開放,各國科學家均可提出申請,經審核後使用“中國天眼”開展觀測和研究。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是我國獨有的珍貴科學資源,也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國重器。面對國際風雲變幻,圍堵和孤立此起彼伏,中國願意向世界共享“中國天眼”的姿態,堪稱國際科技界的一股清流。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中國天眼”的建成,就是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一個典範。20多年前,以南仁東為代表的一群中國科學家,以“敢為天下先”的豪情壯志,在全世界都沒有現成經驗的情況下,踏平坎坷成大道,讓看似“空中樓閣”的“中國天眼”最終得以屹立在貴州的群山之巔。

  我們之所以強調科技創新自立自強,是因為關鍵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沒有科技創新的自立自強,就難以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注定永遠受制於人,只能亦步亦趨。

  近年來,“天眼”觀天、“天問”奔火、“嫦娥”攬月……一個個重大科技項目,不斷刷新著我國科技發展的高度。榮耀背後,與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密不可分。而突破力量的源泉,就厚植於自立自強的創新土壤之中。

  就“中國天眼”而言,正是科學家的自立自強,讓我國的射電天文學研究有了彎道取直的可能。截至目前,“中國天眼”已確認了300多顆脈衝星,多次捕捉到極罕見的快速射電暴爆發。未來20至30年,“中國天眼”將保持“世界一流”地位,極可能在科學前沿領域實現重大原創突破,前景可期。

  當然,強調科技創新的自立自強,並不是說要關起門來搞創新。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強調,自立自強與開放合作不是對立關係,而是辯證統一的。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