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堵住經營貸入樓市漏洞
http://www.CRNTT.com   2021-03-28 17:25:17


  中評社北京3月28日電/據經濟日報報道,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等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防止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通知》,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進一步強化審慎合規經營,嚴防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同時,要求進一步加強中介機構管理,建立違規行為“黑名單”,加大處罰問責力度並定期披露。

  目前,相關整改工作正在有序開展。需要反思的是,為何信貸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市場屢禁不止?如何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為此,經濟日報記者走訪了北京地區部分房地產中介機構、商業銀行、金融監管機構,並採訪了多位購房者。

  中介聯合銀行違規入市

  通過中介機構“過橋”墊資套取個人經營貸,然後置換個人住房按揭貸款;轉手多次後挪用個人經營性貸款,用於支付購房首付……記者走訪發現,目前信貸資金違規入樓市主要集中在二套商品房交易環節,操作工具主要是個人經營貸、個人消費貸。

  “與二套商品房相比,購房者購買首套商品房資金壓力沒有那麼大。”鏈家、我愛我家等中介的多位經紀人均表示,按照現有政策,如果在北京地區購買首套商品房,面積在140平方米以下,即為普通住宅,可貸款比例為網簽價格的65%;如果是非普通住宅,可貸款比例為網簽價格的60%。相比之下,二套商品房可貸款金額則顯得較為有限。

  這是因為目前北京二套房的認定政策是“認房又認貸”。假設某人名下只擁有一套商品房且有按揭房貸,幾年後準備把它賣掉再買一套,但由於有貸款記錄,新購買“實際唯一住房”仍被認定為第二套住房,最多只能貸款網簽價格的四成。“我2014年買了一套70平方米的小兩居,現在準備換一個90多平方米的大兩居。因為我之前有過房貸,置換的房子被認定是二套房,現在首付資金缺口挺大的。”在北京市西城區南禮士路鏈家店,一位購房者對記者說。

  記者走訪發現,以上資金缺口類型頗具代表性,為信貸資金違規入樓市滋生了土壤。為減少購房者的首付款支出,有些中介機構會聯合商業銀行,幫助購房者從銀行再貸出一筆個人消費貸款或個人經營性貸款,充當部分購房首付款。以個人消費貸為例,不同銀行能批下來的貸款額度雖有所差別,但多在80萬元至100萬元之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