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補齊短板鍛造長板 增強自主可控能力
http://www.CRNTT.com   2021-03-26 08:29:09


 
  第三,全力穩定供應鏈,提高產業配套發展能力。以傳統製造業和先進製造業為重點,提高產業配套能力,形成重點產業對上下游產業發展的帶動機制,通過聯合攻關等方式,培育一批重點產業的配套產業;以重點區域為依托,在推進供應鏈集聚發展上下功夫,充分結合區域發展戰略和產業發展戰略,有計劃、有重點地布局相應供應鏈網絡,降低區域產業發展對外依存度,提高區域經濟發展的穩健性;以重點企業為龍頭,在供應鏈管理上下功夫,依托龍頭企業產品的較高市場占有率,倒逼上下游企業改進材料質量、技術研發、服務質量。

  第四,協同打造創新鏈,確保關鍵產業自主可控。堅持協同攻關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可控,實施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強全面質量管理,提高產業技術基礎能力;圍繞技術研發、專利、知識產權等,形成以企業為主、科研機構和院校等共同參與的技術聯盟,加快研究制定對產業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技術標準,加快傳統技術與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推進產品研發與產業化有序銜接,加強與國際同行的科研合作,在保障國家安全的前提下,共享科研數據、設備和方法,聯合攻關。

  第五,著力築造防護鏈,增強產業的風險抵抗力。應密切關注國外針對中國設置的貿易壁壘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防控,及時關注和快速響應各類突發事件,強化基礎能力提升,及時調整產業鏈,確保供給;注重運用大數據技術,加強對原材料供應、設計、倉儲、物流、生產、銷售、用戶使用等各環節的監測和分析,加強對產業鏈中有關企業運營情況的分析,及時發現產業鏈中的隱患,加強安全監測。

  多策並舉完善相關機制

  文章強調,建立健全相關機制是增強中國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的前提和保障。應區分輕重緩急,多策並舉,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加可靠安全的產業鏈供應鏈。

  一是建立健全相關的宏觀調控機制。應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戰略謀劃和管理,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的規制、標準與國際銜接,優化調整產業生產力布局;建立健全外商投資、併購審查機制,規範外商投資、併購行為,避免中國產業鏈供應鏈核心環節出現受制於人的情況;加強產業鏈供應鏈核心環節和高端裝備“走出去”的管理,防範產業“空心化”等風險。

  二是建立健全相關的協調服務機制。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關係諸多行業,牽涉到多個部門的監管和區域之間的協調。應建立協調聯動服務機制,利用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實施監管,為重大領域產業鏈安全提供保障;促進利益共享,為產業跨地區轉移暢通渠道;積極發揮國內外商會、咨詢機構的作用,為企業提供精准的專業咨詢、法律援助、技術支持。

  三是建立健全相關的信息暢通機制。應按照統一技術標準和管理規則,加快建設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技術標準體系,研究制定有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基礎共性和通用技術標準,加強數據信息標準的兼容性,逐步實現信息平台共享,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等在信息匯集和暢通中的重要作用。

  四是建立健全相關的風險評估機制。應建立全覆蓋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數據庫和風險評估數據庫,適時組織有關機構和專家對不同因素造成的產業鏈供應鏈不安全狀況進行動態風險評估,根據風險評估的等級,實行分級分類指導,為制定防控決策和應急預案提供實施依據。

  五是建立健全相關的預測預警機制。應加強風險預測預警,制定重點信息采集和實時監控的產品目錄,確定重點產業和重點企業的信息采集實時監控指標,建立預警信息網絡平台,定期或不定期發布不同等級的風險預警,指導相關部門和企業制定相應的風險對策措施和應急預案。

  六是建立健全相關的國際合作機制。針對疫情,應促進各國聯手合作,優先保障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有重要影響的龍頭企業和關鍵環節恢復生產供應。長遠來看,應採取相應措施減免關稅、取消壁壘,加強國際貿易合作和海關合作,打通跨境物流通道堵點,確保供應鏈通暢。同時,應發揮國際組織的作用,增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應急能力和協同能力;維護全球自由貿易規則,構建更加開放的產業鏈供應鏈。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