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長期貨幣寬鬆對市場經濟的危害
http://www.CRNTT.com   2021-03-24 08:49:09


  中評社北京3月24日電/自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整體來看,世界各主要經濟體長期實行的都是貨幣寬鬆政策。

  寬鬆的貨幣政策雖然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其危害卻是隱蔽的。長期實行貨幣寬鬆政策,更會侵蝕市場經濟的基礎。

  市場經濟為什麼可以在沒有統一指揮的情況下,趨於產生良性的結果?人們可能會說是因為市場中存在競爭。但是,競爭本身未必都是好事,競爭可能導致盲目擴張,從而形成浪費,也可能導致弄虛作假,甚至產生暴力衝突。市場競爭之所以是可取的,是因為這種競爭是消費者主導的。消費者以自己買或不買的行為,來決定生產什麼,生產多少、生產者只是服從消費者的指令。能夠生產消費者急需的價廉物美的商品的生產者會獲得利潤,發展壯大,相反則會蒙受虧損,乃至被淘汰出局。這就是消費者主權。消費者指揮的創新是和平的,是合作的,是激勵創新的。

  米塞斯等經濟學家指出,繁榮-蕭條的經濟周期正是源於貨幣寬鬆信用擴展。在當時的經濟環境下,他們的分析大體上是基於短期的臨時性的貨幣寬鬆。新投入經濟體的貨幣被用於那些本來無利可圖的項目中,由於消費者不買賬,要不了多久,這些項目就會難以為繼,而導致投資的泡沫破滅,經濟便會由繁榮進入蕭條。但是,在長期的持續性的貨幣寬鬆或超級寬鬆的政策下,情況會更加複雜,對經濟的危害也更加嚴重。

  關鍵在於,長期的貨幣寬鬆,會改變投資的傳統邏輯。一般情況下,是否啟動某個項目,創業者看重的是該項目未來能否盈利,能否得到消費者用貨幣投出的“選票”。但現在,不斷注入的資本,使得不當投資的泡沫不會輕易破滅,創業者已不在乎項目的盈利前景,而主要考慮的是能否以該項目為道具,在資本市場上圈到錢。因此,創業者們花費大量精力,講故事、做報表、畫大餅,進行亮麗的包裝,以吸引投資者,而不是努力做出真正的創新,真正地壓低成本,提高質量,以爭取消費者。

  資本長期大量湧入,經營者有了揮霍的底氣。他們可能會以極低的價格,甚至免費策略來搶占市場,吸引流量,打擊競爭對手。表面上,這會讓消費者占到便宜,但實際上,這種虧本的價格意味著資本的消耗,並沒有真正地創造財富,相反導致了財富的損失。就消費者方面來看,消費者雖然低價購買了商品和服務,但喪失了挑選真正質優價廉產品的能力,資本洪流壓低的價格與商品本身低成本形成的低價無法區分,消費者不再能夠以手中的貨幣對生產者發號施令。

  這樣,市場的主導權就從消費者轉移到了貨幣發行者,誰能更多更久地得到增發的貨幣,誰就是市場中的優勝者。服務消費者、取悅消費者不再是市場主體最重要的使命,而取悅於貨幣發行者和投資者則成了重中之重。

  在此情況下,壟斷就成為了一種現實的威脅。那些能夠長期得到大量新增貨幣的經營者,很容易碾壓沒有資本市場支持的競爭對手,形成一家獨大或寡頭壟斷。

  總之,市場良性競爭的核心是消費者主權,以貨幣政策改變市場邏輯,侵害消費者主權,其結果會是減少甚至消除了市場的優點。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吳荻楓(西南民族大學講師)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