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區塊鏈技術適於推進個人征信體系建設
http://www.CRNTT.com   2021-03-22 09:06:36


  中評社北京3月22日電/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要完善誠信建設長效機制,健全覆蓋全社會的征信體系,加強失信懲戒。多年實踐表明,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個人征信體系。而區塊鏈技術作為信息技術領域的新生力量,具有可追溯、不可篡改、數據公開透明和弱中心化等特點,可應用於我國個人征信信息的記錄、核實和提取過程,是解決征信體系現存問題的有利技術手段。

  目前,我國社會誠信缺失問題依然突出,這導致需要以誠信為基礎的共享經濟模式發展受到限制。個人征信體系的建設未能跟上新興經濟高速發展的需求,成為制約我國經濟騰飛的軟肋。一方面,當前個人征信信息收集受限,個人征信記錄遠未普及。目前我國征信機構的征信數據來源局限於自有的交易數據,征信記錄只反映個人在某些特定領域的誠信情況。機構之間征信數據不共享,形成“信息孤島”局面,難以構建全方位的個人信用畫像。而且,現有的征信數據收集方式會導致某些人征信記錄空白。例如,電商平台依據交易信息征信,無交易記錄則無法評分;銀行不會為沒有開通信用卡且沒有貸款記錄的人出具征信報告。

  另一方面,當前征信信息的核實和錯漏問題較多。目前,征信機構核實征信記錄真實性的能力受限,導致征信信息錯漏的情況時有發生。而且,現有的征信信息修改機制不夠嚴謹。行為人提出征信異議後,經過商業銀行審核便能修改記錄,存在數據篡改風險。此外,征信信息需求方難以獲取相關數據。目前,我國仍未形成覆蓋全社會的個人征信體系。除了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和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等政府、銀行征信系統會有限度公開征信信息外,其他民營征信機構一般不願意共享征信數據。共享經濟有效運行需要較低的征信成本,征信信息提取困難,極大限制了共享經濟的發展。

  區塊鏈技術的出現,為我國個人征信信息缺失、錯漏和提取難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有助於推進個人征信體系建設和營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的誠信基礎。區塊鏈具有弱中心化特點,能解決征信信息收集難問題。截至2020年12月底,我國已備案的征信機構達131家,是實現數據上傳區塊鏈的基礎。執法部門、銀行、重要民生領域的國企和民營征信機構通力合作共同上傳數據,加強數據的相互驗證和整合,構成覆蓋全社會且包含全方位征信信息的個人征信體系,降低信息收集難度。

  區塊鏈的共識機制能有效避免征信數據錯漏。區塊鏈技術基於傳統的分布式一致性技術建立的驗證池(Pool)共識機制,能實現秒級共識驗證,保證鏈上征信數據的一致性,避免錯漏。同時,征信機構錯誤錄入數據的行為將在區塊鏈上留痕,受政府部門監督,從而督促征信機構盡職經營。

  區塊鏈技術具有不可篡改的特點,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區塊鏈要求51%以上的節點共同修改數據,才能完成數據修改,篡改信息的可能性極低。從而,征信記錄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得到保證,並能倒逼企業誠信經營,提高社會誠信意識。

  區塊鏈兼具數據公開和保密機制,保證數據的可得性和安全性。區塊鏈通過為有征信數據需求的企業提供不同權限的密鑰,讓企業得以根據需求提取征信數據。降低企業征信信息獲取成本的同時,保障個人征信信息的私密性和安全性。

  區塊鏈技術具有可追溯性,便於企業查詢歷史征信記錄。區塊鏈中各區塊的數據通過哈希值加密,並按時間順序串聯。從事共享經濟行業的企業能利用區塊鏈技術查詢目標對象的歷史失信記錄,從而打擊失信人僥幸心理,提升征信體系震懾力。

  為此,政府應充分發揮區塊鏈技術優勢,推動執法部門、銀行征信系統、重要民生領域的國企和民營征信機構等部門發揮聯動作用,共同推進個人征信體系建設,為共享經濟的發展奠定征信基石。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周育紅(華南理工大學副教授)、汪倩怡(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