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0日電/西北經濟欠發達,這裡“傻大黑粗”的產品多,承接東部梯次產業轉移的企業多,儘管這些年也湧現出不少新技術、新業態,然而卻很難進入國內同行業的前沿視野,外向型發展的企業更是鳳毛麟角。
近幾年,寧夏共享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在全球鑄造行業率先實現3D打印產業化應用受到市場關注,成為西北地區現代製造業轉型的代表案例。成功並非偶然,分析共享裝備的發展路徑,可以讀懂西北製造企業向上突破的動力根源。
首先,共享裝備一起步就向世界級水準看齊。過去,一些西北企業的發展模式單一,說白了就是依賴政府、依賴補貼、依賴政策。共享裝備的路子則不同,從機床鑄造、機器製造一路走來,都是與國際機床製造頂級企業合作,產品銷售也鎖定為全球鑄造行業一流的歐美先進企業搞配套。
其次,共享裝備不斷創新,延伸產業鏈。共享裝備的年產值規模從千萬元攀升至如今的20億元,其秘訣就是不斷創新技術,延伸產業鏈價值鏈。在掌握日本工藝的同時,他們還迫不及待地吸收美國技術;在擁有奧鋼聯鑄鋼科技的同時,他們還積極學習借鑒德國智能製造;在3D打印技術遍地開花的時候,他們則進入了智能服務的前沿領域。
“跟跑”憑耐力,“並跑”靠勇氣,“領跑”是魄力。咬牙超越不放鬆,共享裝備從最初在日本人眼裡只能生產“馬葫蘆蓋”開始,到填補國內鑄件只有“鐵”沒有“鋼”的空白,直至將德國試驗室裡的3D打印技術模型實現了產業化應用,靠的不是技術轉讓,也不是強大的科技外力支撐,靠的就是埋頭自我研發,就是堅信自己能行。就像該公司董事長彭凡說的那樣,“別怕失敗,多失敗幾次就離成功不遠了”。
越是欠發達的地方越需要創新發展。共享裝備的案例告訴我們地處西北內陸的企業如何才能枝繁葉茂,如何才能在國際競爭中嶄露頭角,其外向型發展路徑離不開國際一流的發展視野,離不開“站在巨人肩膀跳舞”的勇氣,離不開“不獲全勝不收兵”的非凡韌性與耐力。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許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