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解決民生“痼疾”和“痛點”要看實效
http://www.CRNTT.com   2021-03-14 22:20:30


  中評社北京3月14日電/全國兩會期間,每天可見代表委員的議案、提案、建議衝進各類熱搜榜前十,甚至數條“排隊”霸屏。它們大都涉及同一類話題——民生。從建議增加獨生子女看護假、延長女性產假和男性陪產假,到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婚戀教育納入大學必修課,再到公務員招聘打破35歲門檻、為空巢老人辦理身份卡等,無一例外戳中民生痛點、反映百姓心聲。

  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民者,萬世之本也。”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黨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言,“廣大人民群眾勤勞付出、共克時艱,詮釋了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彰顯了人民是真正的英雄,這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挑戰的力量源泉。”從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看到了人民與黨和政府之間相互依靠相互支持的魚水深情。

  政府工作報告涉及就業、住房、醫保、交通等方方面面,既有制度保障、又有工作抓手。將人民群眾的難事、操心事、煩心事作為提質工作的重點,正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有力彰顯,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體現,是人民群眾呼聲、心聲在莊重的兩會會場得到有力表達的實踐,如沐春風、溫暖人心。

  民生事業仍有新目標新任務

  從代表委員帶到兩會上的話題來看,說明代表委員的話題一切都是“圍繞著百姓”進行的。代表委員的關注焦點是百姓的生活,是百姓的工作,是百姓的學習,是百姓的利益,民生話題的火熱,映照了代表委員的初心。顯示了代表委員密切聯繫群眾、扎實履行職責的美好,他們關注的都是難點、焦點、堵點、痛點,真情實意地傳遞了百姓訴求。

  一方面,這顯示了代表委員密切聯繫群眾、扎實履行職責,準確地關注到大家關注的難點、焦點、堵點、痛點,真情實意地傳遞了百姓訴求,並為破解這些問題積極建言獻策、推動政策完善。另一方面,這也反映了人們對這些問題的深深關切。上熱搜次數越多、頻率越高,說明百姓心中還有不少期盼。近年來民生投入不斷加大、民生保障不斷提升,但是在教育、養老、生育、托幼、就業等方面,確實還存在不少短板,有些方面與百姓期待還有較大差距。

  進入新發展階段,既要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也要看到健康、教育等事業站在新起點上,有著新目標、新任務。【詳細】

  堅持對症下藥解決民生問題

  闊步新時代,開啟新征程,要使“規劃圖”如期進入“施工圖”,變為“全景圖”,將人民群眾所期所待如期變為現實的紅利,如何解決好涉及每個人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這對各級黨委、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嚴的標準。領導黨員幹部要以釘釘子精神久久為功、持續發力,以舍我其誰的擔當、敢為人先的創新、日夜兼程的實幹,在關乎民生問題的“斷頭路”“中阻梗”等方面多想辦法,拿出具體舉措治標治本,才能從根本上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在邁向新時代新征程中,堅持對症下藥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以實實在在的民生舉措兜牢民生底線。

  來源:經濟日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