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致敬!巾幗不讓須眉的女科學家
http://www.CRNTT.com   2021-03-14 19:27:05


  中評社北京3月14日電/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沒有任何懸念,這個“三八”婦女節,女科學家韓冰還是在加班。陪她一起的還有幾十位同事。這幾乎成了一種常態。

  韓冰所在的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空間信息處理與應用系統重點實驗室,是我國遙感衛星數據處理與應用領域響當當的“國家隊”。實驗室成立30年來,承擔了包括遙感系列衛星、資源系列衛星、空間科學系列衛星、新技術試驗衛星等在內的100餘顆型號衛星的地面處理與應用系統建設任務,攻克了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

  鮮為人知的是,在這個團隊中,有一支巾幗不讓須眉的娘子軍。她們猶如春天靚麗的一抹紅,讓人眼前一亮。

  用青春芳華見證科學衛星從無到有

  孫小涓,是這支團隊的空間科學衛星地面支撐系統研製任務負責人。她和團隊從2012年開始承擔空間科學衛星首顆星地面支撐系統的研製任務,至今已成功支撐7顆衛星的地面運行。

  她告訴記者,從最初探索階段的“門外漢”,到如今熟諳各項流程與業務的技術團隊,這支隊伍經受住了重大考驗,攻克了探測數據實時參數解算、空間科學大數據存儲管理等難關,實現了真正的蛻變。

  “還記得北京炎炎夏日下,我們在室溫超過40度的試驗樓裡完成系統安裝調試、集成測試,團隊裡的‘女將們’沒有一句怨言;而在寒風蕭瑟的冬天,我們早出晚歸,遇上暴雪天氣需要步行5公里才能到達目的地,無一人掉隊。”孫小涓說。

  走過嚴寒酷暑、風霜雨雪,終見碩果。這些女科學家們用她們的青春芳華見證了我國空間科學衛星從無到有,從有到取得舉世矚目成果的過程。

  這只是一個縮影。

  孫小涓告訴記者,作為女性科研人員,從事浩大的工程項目,實非易事。她們的工作不同於單純的科學研究和工程建設,需要兩者有效結合。從工程中發現問題,找准科研的方向並不斷解決問題、在工程實踐中取得突破。這就要求每個人必須是複合型人才,既要理論與技術過硬,又要具備工程創新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