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國家賬本”鬆緊之間見理念
http://www.CRNTT.com   2021-03-11 07:27:28


  中評社北京3月11日電/大國細賬,一分一毫皆關乎國計民生。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國家賬本”備受矚目。用政府的“緊日子”換來百姓的“好日子”,既不能竭澤而漁,也並非簡單地捂緊“錢包”。保什麼壓什麼,增什麼減什麼,“國家賬本”的增益儉省之道,折射著政府是否一心為民的施政旨歸,也考驗著其統籌安排的治理智慧。

  中國青年報發表評論員任冠青評論文章表示,梳理今年的“國家賬本”,不難發現其間清晰的規劃脈絡:壓減政府支出,保市場主體和基本民生支出;壓減中央政府支出,保地方政府支出。財政預算優化支出結構的思路,彰顯出國家節用裕民、立足長遠的戰略考量。

  文章分析,當前,中國經濟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世界經濟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有所增加,居安思危、尚儉戒奢當是必然之舉。財政預算就像切一塊蛋糕,減少政府的不必要支出,才能讓更多源頭活水注入關乎經濟民生的關鍵領域,把“錢袋子”真正用在刀刃上。

  讓政府過“緊日子”,意味著要堅持簡除煩苛、壓減一般性財政支出,進一步清理奇葩證明、亂收費等行為。這樣做,不僅是在革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弊病,清除經濟發展提質增速的梗阻,更是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的必然要求。

  2021年,減稅降費的步伐不會止歇。今年的“國家賬本”提出,將延續執行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5%政策,將製造業企業加計扣除比例進一步提高到100%;將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徵點從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也是經濟發展的基本細胞。今年的“國家賬本”為切實助企紓困提供了保障。面對諸多不確定性,保市場主體的堅定選擇,背後是堅持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戰略定力。“放水養魚”,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和發展後勁,方可實現“青山常在”。

  今年的“國家賬本”,也體現著著力縮小發展差距,注重普惠性和兜底功能的政策導向。

  在民生支出方面,今年中央財政就業補助資金安排559億元,增加20億元。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安排1770億元,增長4.3%。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進一步提高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中央調劑比例至4.5%。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30元……財政部部長劉昆在“部長通道”接受採訪時指出,現有財政轉移支付將繼續向脫貧地區傾斜,今年中央財政預算專門設立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規模達到1561億元。

  文章最後說,立足民生痛點、紓解企業焦慮,用財有節、有度、有效,“國家賬本”的鬆緊之間,無不體現著科學、務實的治國之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