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觀去完善現代稅收制度
http://www.CRNTT.com   2021-03-09 15:06:24


  中評社北京3月9日電/據新華網報道,“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為何提出“完善現代稅收制度”?202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財政赤字率與債務規模有哪些新變化?如何用好財政直達資金?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做客新華網全國兩會“雲連線”,就相關問題進行解讀。

  “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觀完善稅收制度”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完善現代稅收制度,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新華網: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最新發布的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完善現代稅收制度”,對此我們該如何理解?

  劉尚希:理解稅收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我們應站在兩個100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來看。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全面現代化,這是一個重大變化。

  現代化包括三個層面:物質現代化、制度現代化和人的現代化。稅收制度的建設受益制度現代化,最終落腳點是人的現代化,這也體現了新的發展觀,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人為核心的現代化包括物質現代化和制度現代化。從這個角度來看,稅收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必須按照新的發展觀,也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觀去推進和完善。

  稅收是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稅收制度能不能跟上新時代發展的步伐?這就涉及營商環境的改善。從我國營商環境來看,稅收的改進空間還是相當大的。在整體營商環境的各項指標中,稅收還是一個短板。無論從稅收收入還是稅收征管制度來看,都需要提升。只有稅收方面的營商環境指標改善了,才能使營商環境進一步好轉。

  第二,從財政角度去理解。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稅收是財政的基礎。財政要花錢,首先得有錢,主要是通過稅收來獲取。所以稅收制度也在一定意義上決定了財政的可持續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