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5日電/近期,一則有關中國消費自1978年以來首次負增長的新聞引人關注。在“十四五”規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均強調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背景下,發展消費無論在短期還是在中長期都是需求改革的重點。
光明日報發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唐遙、研究生劉洪霞文章分析,去年中國GDP增速為2.3%。這從需求結構來看有兩個特征:一是外需強於投資,投資強於消費;二是在疫情影響下,產品需求強於服務業需求,表現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超過服務業增加值。由此,當前消費市場具有兩個突出特點:高收入人群由於防疫限制被動減少消費、增加儲蓄,同時中低收入人群普遍主動增加儲蓄、減少消費。
高收入人群收入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消費需求沒有得到完全滿足。受國內外寬鬆貨幣環境帶動的資產價格上漲、互聯網等行業業績加速上升等因素影響,不少高收入人士的可支配收入持平或改善。但防疫要求減少了他們對旅遊、餐飲、聚會等服務的消費,尤其是出境游基本清零。同時,中國境內奢侈品消費較上年增長48%,規模從占全球總額11%躍升至20%,可以判斷該人群消費能力仍然很強,有必要優化疫情防控措施,釋放其有效需求。
中等收入人群則普遍主動減少消費、增加儲蓄。2020年75%的人表示要增加儲蓄,他們背負房貸、教育、養老等各種經濟責任,面對疫情持續時間、行業業態變化等不確定性因素,不安全感加劇,預防性儲蓄動力上升。低收入人群收入波動大,面臨的不確定性更高,在滿足基本消費後,儲蓄意願更高。整體而言,穩定中低收入人群消費,關鍵在於穩定收入和降低個人感知到的不確定性。
文章認為,針對以上情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促進居民消費健康發展:
一是統一全國防疫標準,加速推進疫苗接種,增強社會團體組織主動檢測力度,減少不必要的旅行限制。疫情發生後,服務消費上升勢頭暫時受阻,要想促進居民消費,就要促進服務業恢復。服務業運轉離不開全國範圍內的務工、商務、旅遊等人員自由流動。在冬季局部疫情多發的階段,各省市間旅行限制冗雜,局部防疫效率較低。因此,需要減少不必要的流動限制,改善服務供給、釋放服務需求。建立全國統一的健康碼體系,以風險階梯為據有序加速疫苗接種。降低檢測成本、改善檢測便捷度,按防疫需要向重點機場、酒店、景區等派駐檢測點位,分攤檢查義務,部分化解消費者承擔的檢測負擔。同時,把精准防疫經驗推廣到各省市,提高全國防疫效率。
二是有針對性地挖掘消費需求、填補消費短板,鼓勵傳統消費形態進行優化升級,更大限度釋放消費需求。鼓勵調休、帶薪休假、暑期錯峰放假開學等辦法,統籌好今年假期疫情低風險窗口期間的消費活動。基於需求大數據安排點對點旅遊大巴、專列和專機,實現國內人員有序自由流動,降低熱門城市和景區遊客峰值,滿足居民探親訪友、旅遊娛樂需求。充分發揮我國電子商務、新媒體、快遞等行業比較優勢,孵化更多新消費模式,可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運營過程中,融合現實物理地理坐標和網上美食平台、旅遊平台等消費地理坐標,打破居住、工作、交通、游憩四大傳統功能的界限,促進消費升級。
三是穩定中低收入人群收入預期,加強社會保障機制建設,提高民眾素質,降低預防性儲蓄。穩定收入的關鍵是穩就業,應繼續扶持能吸納就業的企業。加快建設社會保障制度,保持政府在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的投資強度,加強對低收入居民的保障,讓他們敢消費。鼓勵和普及線上教育,增加公益性慕課供給,將職業技能培訓、學歷教育、基礎教育等分層分級線上教育普及至中低收入家庭,降低中低收入人群在職業發展中的不確定性。
四是管理好居民的通貨膨脹預期,堅持“房住不炒”,避免不合理的住房投資擠出消費。當前,居民對通貨膨脹上升有較大擔憂,可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宣傳穩健貨幣政策含義,提升居民對人民幣購買力信心,降低其通過儲蓄和投資來抵禦通脹的意願。美元超發以及國際投機資本可能推動大宗商品漲價,形成輸入性通脹壓力,必要時可採取套期保值或者建立戰略性庫存等措施穩定大宗商品進口成本。國內外信貸寬鬆、留學需求下降導致了熱點城市學區房需求上升、增加了居民對通脹的擔憂等,讓民間重新產生房價上漲預期。目前,深圳、上海等熱點城市因城施策,紛紛打出樓市調控“組合拳”,以抑制投機炒作、貸款資金違規入市等行為。相關部門應及時總結和推廣適用經驗,加快研究和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