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大城市精治要兼顧不同群體
http://www.CRNTT.com   2021-03-01 09:54:48


  中評社北京3月1日電/著眼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北京最近拿出了52條具體措施,涵蓋就醫、購物、出行等多個場景。“一攬子”政策細致入微、操作性強,贏得各方點贊。

  北京日報發表評論員胡宇齊文章表示,智能化飛速發展,在為人們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讓一些人特別是老年人遭遇困擾。網絡約車成為主流,路邊揚招愈發費勁;預約就醫全面普及,現場掛號變得不易;手機掃碼無處不在,現金支付頻頻受阻。種種現實尷尬引發關注,也提醒城市治理者,智能化再好,公共服務也不能“一刀切”,而應有多元選擇,兼顧不同群體。去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專門就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印發實施方案,北京迅速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等長效機制,給出了具體的時間表、路線圖,此番52條措施正是其中之一。

  文章分析,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一美德的時代表達面臨許多新的情況。一則,家庭結構與生活方式更加多元;二則,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群體數量龐大。具體到北京而言,這裡是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是許多新技術、新應用落地的最前沿,智能化場景隨處可見;同時老齡化問題相對突出,現代與傳統的結構性矛盾日漸凸顯。這些年,北京在適老化方面做出不少探索,切實提升著“銀發一族”的生活品質,但相比於技術迭代的速度與場景應用的廣度,“精細化”“人性化”治理還有不小提升空間。

  文章指出,城市本身就是由多樣人群匯聚而成,必然面臨著千差萬別的具體需求。年輕人喜歡線上的便捷,老年人則習慣線下的實在;成年人適用標準的尺寸,小孩子則需要“縮小的版本”;一般人呼喚細致的服務,殘障人士人則依賴特殊的幫助……許多群體或許是社會中的“少數”,但他們的需求卻不可忽視。如何回應他們的需求,直接體現著城市的治理溫度、社會的文明程度。

  “城,所以盛民也。”精准對接每一個群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治理精度提升城市溫度,鞏固市民對於城市的認同感、融入感、歸屬感,也是城市發展至為寶貴的“軟實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