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不斷提高互聯網診療規模和滿意度
http://www.CRNTT.com   2021-02-28 11:54:50


  中評社北京2月28日電/據北京青年報報道,互聯網診療具有突破時空的便捷特點,這種非接觸就醫方式方便患者就醫,社會反響良好,應該不斷提高互聯網診療規模和群眾滿意度。不斷提高互聯網診療規模,對北京改善醫療服務及就醫環境具有尤為突出的意義。北京醫療機構大力發展互聯網診療技術,可以有效提高診療效率,在減少外地患者來京頻次的同時,也可有效緩解首都各大醫院人滿為患的壓力,改善北京的就醫格局。

  近期召開的2021年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工作會議上,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潘蘇彥在總結2020年市醫院管理中心系統工作時,盤點了一系列關鍵信息和亮點數據。據介紹,北京已有宣武醫院、安貞醫院、朝陽醫院等20家醫院獲批互聯網診療資質,累計在線服務12萬人次。此外,隨著疫情防控的常態化和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到去年年底時,市屬醫院門診量已恢復至同期的96%。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廣大患者就醫帶來諸多不便,而能夠有效減少醫患直接接觸的互聯網診療,在疫情期間迎來了快速發展。各地依托“互聯網+醫療健康”為群眾提供防疫科普、在線咨詢、心理疏導、遠程會診、慢病複診等一系列服務,互聯網承接並分流了醫療健康需求,降低了線下人群聚集感染的風險。當前,北京有20家醫院獲批互聯網診療資質,而全國已經有了900家互聯網醫院,遠程醫療協作網覆蓋所有地級市2.4萬餘家醫療機構,5500多家二級以上醫院可以提供線上服務。

  可以說,我國互聯網診療和“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互聯網診療在疫情期間強勢崛起,據初步統計,疫情期間國家衛健委委屬委管醫院,互聯網診療同比增加了17倍,一些第三方的互聯網診療咨詢增加了20多倍,處方量也增加了近10倍。互聯網診療已成為我國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互聯網診療在疫情防控期間發揮了獨特作用,線上診療目前主要針對複診患者,特別是常見病、慢性病或者需要定期複診的其他疾病。例如,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長期口服藥物的北京居民,可以通過相關醫院互聯網診療服務平台找到醫生進行複診,並完成在線開藥,最快當天就能收到快遞配送上門的藥品。北京互聯網診療發展給外地患者帶來了更大便利,例如,北京兒童醫院開通互聯網診療服務以來,外地患者通過手機就可以實現在線複診、開藥、處方藥配送到家等服務,免除了外省市患者奔波之苦,降低了交叉感染風險。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