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組合拳打擊騙保 守護民眾“看病錢”
http://www.CRNTT.com   2021-02-25 19:39:53


  中評社北京2月25日電/據證券時報網報道,近日,國家醫保局公布9起醫保詐騙典型案件,其中既有參保人故意隱瞞第三方責任、偽造住院發票報銷醫療費用等個體行為,也有醫院員工,甚至醫院院長、醫保中心人員參與的團夥詐騙。詐騙方式花樣翻新,包括偽造病歷、虛假住院、虛計費用、挪用醫保資金等。

  近幾年,保險領域的詐騙案件呈高發多發態勢。數據顯示,僅2020年,全國公安機關就偵辦醫保詐騙犯罪案件139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082名,追繳醫保基金逾4億元。

  除了醫保領域,商業保險領域的騙保也不鮮見。為了套取保險金,甚至出現一年理賠42次、半個村子的人腦中風等異常現象。

  醫療保障基金是人民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商業保險資金亦是民眾的“救急錢”,兩者之所以成為某些人眼中的“唐僧肉”,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是認知問題:一是占便宜心理。有些人對醫保、商保運行規律不甚了解,認為有機會揩點油不是大問題。比如某地一所學校的學生平安險賠付率極高,保險公司集中調查後發現約一半的理賠報案都是假的,在與家長及老師溝通的過程中發現,很多人都抱著“保險公司不會追究,即便追究也可能夠不上犯罪”的僥幸心理。二是利益驅使不惜犯險。一些性質惡劣的重大騙保案中,個別人從醫保或商業保險中看到了不勞而獲、一夜暴富的所謂“機會”,明知犯罪,仍然不吃不快,甚至甘願以身犯險。

  其次是防範騙保的機制有待完善。以醫保為例,醫療保障基金使用主體多、鏈條長、風險點多、監管難度大,欺詐騙保問題持續高發頻發,監管形勢嚴峻。在一些騙保案的鏈條裡,醫院、中間人和一些醫保中心內部人士結成了隱秘的利益同盟,共同瓜分騙取而來的國家醫保資金,加大了騙保問題識別和查處難度。更有甚者,還有醫保、商保兩頭騙的情況。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