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高校當在科技攻關中“揭榜掛帥”
http://www.CRNTT.com   2021-02-19 08:56:34


  中評社北京2月19日電/“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是2021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求“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發揮好重要院所高校國家隊作用,推動科研力量優化配置和資源共享。”“落實好攻關任務‘揭榜掛帥’等機制”,讓更多優秀青年和人才脫穎而出。

  光明日報發表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張筠文章表示,高校作為國家重大科技攻關的重要基地,不僅承擔著傳播科學知識的重要任務,還扮演著從事科技創新國家隊的重要角色,在服務經濟社會和國家重大戰略上發揮著攻關的重要作用。

  這種攻關不僅表現在高校建有60%以上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承擔了80%以上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聚集了60%以上的全國高層次人才;還表現在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緊急情況時的精銳“出征”,例如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44款檢測試劑盒由高校研製,抗體藥物、蛋白重組疫苗等試驗由高校開展。

  文章分析,不過,中國高校在科技攻關上,仍面臨不少新的堡壘。一方面,國際科技博弈進一步加劇,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突破應用,先進製造技術、生命科學領域以及能源領域正孕育著新的變革,這些都將推動全球創新版圖的重構以及全球經濟結構的重塑。另一方面,我國在科技創新上還存在基礎技術、基礎能力不足的問題,工業母機、高端芯片、基礎軟硬件、開發平台、基本算法、基礎元器件、基礎材料等瓶頸仍然突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的狀況還未得到根本扭轉。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科技創新在區域間的發展也存在不平衡。位於東部沿海地區的多數高等院校,由於屬地經濟較為發達,現代化大型企業較為集中,科技成果的市場需求量大,其科技創新能力和發展水平明顯強於中西部地區的相應院校。從整體上看,各地高校科技創新能力始終落後於區域經濟與區域科技發展水平,這兩種水平間的非均衡格局亟須打破。

  地方科技經費投入不足,與地方企業之間的科技交流與合作較少,技術轉讓困難等,都是掣肘高校在創新引領中發揮應有作用的影響因素。還有一點不容忽視的是,對高等院校科技人才評價仍然存在“五唯”等現象,名目冗繁的評審評價讓高校科技工作者難以沉下心來搞研究。

  文章指出,高校發揮國家隊作用,在攻關中率先破關,首先要突出重點。各高等院校要以國家即將制定出台的“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為契機,以推動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為抓手,加快建設基礎學科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建設,為推動應用基礎研究“破題”開好局。要打通應用基礎研究和產業鏈接的“最後一公里”,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的精准對接,實現科研成果從樣品到產品再到商品的價值轉化;要加大有利於維護國家安全穩定和未來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甚至“冷門”“絕學”等方面的原創性研究,力爭在關鍵科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其次,開放合作破關。進一步探索建立重大科技創新攻關聯盟和創建聯合科技創新中心,建立起跨部門、跨院校(所)、跨行政區域、跨學科以及企業社會共同參與的網絡型、對鏈式、無縫隙合作機制,讓各種資源要素的流動更加自由和高效,促使高等教育、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在高水平上耦合協調和均衡。通過“走出去”“引進來”拓展國際科技創新交流合作新空間。

  此外,推進改革評價破關。應進一步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破除“五唯”,立起以創新能力、質量、貢獻為導向的評價標尺。具體來說就是,基礎研究以同行評價為主,加強國際同行評價,著重評價成果的科學價值;應用研究由用戶和專家等相關第三方評價,著重評價目標完成和成果轉化情況以及技術成果的突破性和帶動性;產業化開發研究由市場和用戶進行評價,著重評價對產業發展的實質貢獻。推動評價從“指揮棒”升級為“助推器”、從“檢測站”轉型為“加油站”,讓高校優秀人才科技攻關“揭榜掛帥”的熱情與智慧競相迸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