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給手機App設個“保質期”如何?
http://www.CRNTT.com   2021-02-18 09:03:09


  中評社北京2月18日電/智能手機時代,衣、食、住、行、娛樂只需一部手機都可以操作。但是,手機在給人們提供便捷的同時,也有不能承受之“重”。《工人日報》記者調查發現,眾多的App讓手機不堪重負、垃圾擠占內存卻很難清理等問題困擾著很多用戶。

  掃碼點餐、雲上繳費、網上訂車、線上買菜……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只要有手機,打開各種App,動動手指就可以享受各種服務,可謂方便到“手”。因此,我們手機上的App越來越多,處於嚴重“超載”狀態。2020年,某機構對各個年齡段網民人均手機App數量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15~19歲有83款,30~39歲有65款,40~49歲有64款。

  過猶不及,App數量多了也煩人。最直接的副作用是,手機“受不了”。隨著功能的增強,手機App會產生顯示屏、網絡連接、CPU、硬件模塊等方面的能耗,大量App能耗累加,相關垃圾累積,對手機性能、響應速度都造成影響。而其中很多垃圾往往很難清理,甚至卸載軟件後也會大量保留。App太多,導致手機卡頓,從而影響用戶體驗。

  最崩潰的副作用是,主人也“受不了”。隨著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基礎性、日常的服務被設計成App,並不斷被“裝進”手機,導致我們每天浪費在手機上的時間越來越多,甚至“不帶手機出不了門”“沒有App辦不了事”。在某些場景,“沒有App辦不了事”很討厭。比如說,手機剛好沒電關機了,或者沒有網絡,啥事都辦不成,簡直要把人急死。

  App逐漸成為手機不能承受之重,有個人原因,也有社會原因。商家熱衷於開發App,要求消費者下載自家的App、關注自己的公眾號,是為了自身利益——推銷產品、推送信息等,比較好理解,而一些公共服務部門也對App情有獨鐘,有的部門還不止擁有一個App,這就值得商榷了。

  因此,我想是不是可以給各類App設一個“保質期”,當手機主人長時間不使用某款App時(比如超過一年),它就給主人發出提醒,得到許可就啟動删除程序,自我銷毀。當然,這只是一個個人設想,給大家提供一個思路,App也應該有一個簡易退出程序,不要一直占著手機內存。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連海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