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台記者赴閩開啟事業第二春
http://www.CRNTT.com   2021-02-17 09:24:59


圖:台青在廈門“青年論壇”上分享在大陸創業的故事。圖片來源:大公報
  中評社北京2月17日電/據大公報報道,隨著福建惠台政策開放的窗口越來越大,台灣教師在閩的事業發展舞台也越來越大。施沛琳曾是台灣《聯合報》的記者,跑了25年新聞,退休之後前往大陸,在廈大攻讀博士。2012年她以外聘教授的身份在閩南師範大學執教,“我對福建‘225’條中的‘第212條:支持高校聘用台灣全職教師’很有感。我就是學校全職聘用的教師,合同3年一簽,今年已經是第十個年頭了。”

  施沛琳的祖籍是泉州晉江。在福建經過近十年的研究與教學,施沛琳對閩南文化有了更深的體悟,“大陸與台灣的閩南文化,就像母體和子體一樣。現在的自己,就像回到了文化的源頭。”

  施沛琳表示,她在大陸感受到了強烈的成就感。“225條”提出“台胞可申報國家和省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她在2015年就獲得了關於台灣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研究的國家社科基金立項,該課題是關於探索台灣少數民族為傳統文化復興,去年該項目已經順利結項。

  2018年施沛琳成為福建省首批引進台灣高層次人才“百人計劃”的入選者,政府不但提供了200萬元的補助經費用於科研教學,另外還有免稅優惠,把三年內所交的個人所得稅部分進行返還。施沛琳說,“從日常生活、科研支持到薪資待遇等,我都感受到福建對台灣人才的誠意和善意滿滿。”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