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精准施策推動傳統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1-02-11 09:24:59


 
  技術能力和管理能力亟待提升。除了極少數龍頭企業外,中國大量傳統製造業企業還處於工業2.0(機械化)至3.0(自動化)區間的水平上,在工藝水平、精益製造能力、質量管控能力、設計能力、持續技術改進能力等方面,均與日本、德國等製造強國存在較大差距。近年來,儘管我們大力推動傳統製造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相結合,但許多企業既對成熟的先進適用技術不了解、不掌握,也缺乏與先進適用技術相匹配的管理能力。

  共性技術研發與擴散服務體系較為缺失。多年來,中國十分重視公共研發平台的建設,但無論是製造業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院還是新型研發機構的建設,都主要集中在新興產業、新興技術領域,在傳統製造業領域缺乏布局且投入不足。在推動技術擴散方面,中國已建有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等,但仍難以滿足廣大企業的需求。同時,一些部門注重支持先進技術及前沿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對於成熟先進適用性技術的應用與推廣的關注和支持都不足。

  人才缺乏問題凸顯。目前,不僅高層次研發人才、高技能技術工人與高素質工程技術人員缺乏,而且一線熟練技工也日趨緊缺。製造業企業尤其是傳統製造業企業的工資水平在國民經濟各大行業中處於中低水平,對各類人才的吸引力不強。進一步看,現有教育體系對培養高技能技術工人與工程師的科學性和適用性也不高,在相關人才的供給上明顯不足。

  關鍵是抓住痛點精准施策

  文章指出,傳統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是製造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強化中國製造業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是培育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支撐,是避免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過快下降的重要手段。而中國龐大的市場體量、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也為傳統製造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空間,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更是為傳統製造業創造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加快推進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升級,並以此支撐高新技術產業更好發展,應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高度重視傳統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促進傳統製造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的協同發展,需抓住痛點精准施策。

  一是進一步優化和調整產業政策,注重傳統產業與高技術產業之間的平衡。我們推出的產業政策,需著眼於促進傳統產業與高技術產業協同發展,應避免向高技術產業過於傾斜的情況。產業政策投入的重點方向,應轉向促進技術創新、技術擴散與技術能力的積累。政策資源需更多向公共科技服務體系側重,支持其進行研究開發、技術擴散以及為企業提供其他技術服務的活動,支持其與企業的合作研發活動。

  二是加快建設公共科技服務體系,助力企業提升技術能力、創新能力與效率。可借鑒國際上的成熟經驗,根據中國的產業發展實際,進行適應性制度創新,設立高水平的工業技術研究院,推動傳統製造業基礎技術與共性技術的研發與推廣;考慮組織認證專門的、具備豐富生產管理經驗和現代工藝知識的專家隊伍,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質量管理、現場管理、流程優化等方面的咨詢與培訓,讓企業能夠更快速獲得成熟先進適用技術及相應的管理咨詢服務;創新運作模式,幫助企業掌握成熟的先進適用生產工藝、自動化技術或柔性生產技術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管理能力,幫助企業更為務實有效地提升技術能力、效率與競爭能力;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更多採用成熟的自動化技術、信息技術與智能製造技術,開發和推廣先進、經濟的適用性技術。

  三是加強對實用性技術人才與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全面提升職業技術院校的教育質量,推動職業技術院校與企業緊密合作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強化工程師與高技能工人的培訓,鼓勵和支持一流大學與企業合作共同培養高素質工程師,鼓勵企業優秀的高級技術人員充實師資隊伍,優化學科與專業設置,加強製造工藝工程學科的建設;等等。

  此外,還需改善傳統製造業的發展環境。在進一步減稅降費、穩定環境管制政策等方面切實發力,為傳統製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和穩定的環境。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