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建立擴大內需有效制度的導向與思路
http://www.CRNTT.com   2021-02-09 08:31:25


 
  明確對擴大內需制度有效性的判斷依據

  文章認為,能否對構建新發展格局起到支撐和促進作用,是衡量擴大內需制度有效性的主要依據。進一步看,有效的擴大內需制度需要在以下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是能夠持續提升人民生活品質,有效增進民生福祉。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政策,必須堅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是否有效改善投資效率和供給質量,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是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是衡量擴大內需制度有效性的評價標尺。

  二是能夠日益增強系統性和協調性,有效促進投資消費的良性循環。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必然要求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積極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短期和長期、國內和國外的關係。有效的擴大內需制度,必須協調好供給與需求、投資與消費、內需與外需之間的關係,形成投資與消費之間的協調互動和良性循環,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質量的投入產出關係,實現經濟在高水平上的動態平衡。

  三是能夠不斷鞏固提升強大國內市場的能級。持續保持和增強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不斷鞏固提升強大國內市場能級,是保障擴大內需可持續性的基本前提。不斷促進消費創新、激發新消費,持續擴大既有消費市場規模,形成多元化、多樣性的消費格局,是強化創新驅動、擴大有效投資的基礎。有效的擴大內需制度,必須要形成促進內需持續擴大的長效機制,使內需具有持久和強勁的增長動力,使建設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成為一個可持續的過程。

  四是能夠有力通堵點、補短板、強弱項,有效暢通國內大循環。面對影響居民消費持續升級、投資效率穩步提升的諸多問題或障礙,把通堵點、補短板、強弱項作為重要的政策目標,有效的擴大內需制度應不斷夯實內需發展的支撐體系和制度環境,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適當增加公共消費,促進儲蓄有效轉化為投資,進一步打開內需空間,使國內大循環更加通暢。

  把擴大內需各項工作全面推向新高度

  文章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進入新發展階段明確了中國發展的歷史方位,貫徹新發展理念明確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指導原則,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了中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這一重要論述為把擴大內需各項工作全面推向新高度提供了重要遵循。

  第一,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新發展理念,是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必須長期堅持和全面貫徹的基本方略。在積極擴大內需的工作中,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確保各項工作始終在正確的指引下進行,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在明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的同時,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係,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還要把不斷做大的“蛋糕”分好,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第二,要加快實現從經濟導向轉為民生導向。擴大內需的目的和落腳點,在於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納入“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要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以改善民生為導向擴大消費和有效投資”。在新發展階段,擴大內需各項工作需更好轉向民生導向,在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環境保護、社會治理、鄉村振興、應急安全等民生領域進一步拓展。

  第三,在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的同時,注重需求側管理。一方面要繼續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持續改善供給質量和提高經濟增長效率,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需求側管理,著力消除制約國內需求潛力釋放的結構性問題、體制性障礙。在供給側與需求側協同發力,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支撐。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