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學者:拜登外交最大挑戰是避免與中國冷戰
http://www.CRNTT.com   2021-02-06 11:28:09


 

  如今,最棘手——同時也是最危險——的摩擦點是南海問題。這片水域毗鄰中國南部、越南、印尼、婆羅洲、文萊和菲律賓。除了是一條重要的貿易路線外,南海還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基於過往歷史,中國聲稱對南海的大部分地區擁有主權。

  南海雖是國際水域,但它構成了中國南部邊界的很大一部分,過去也是侵略者入侵中國的通道。中國人從未揚言要阻斷該地區的貿易——不管怎樣,這是一種弄巧成拙的行為,因為大部分貿易涉及中國商品——但他們擔心安全問題。

  他們的擔心不無道理。

  美國在菲律賓有5個大型軍事基地,在日本和韓國有40個軍事基地,駐扎在日本橫須賀的第七艦隊是華盛頓最大的海軍部隊。美國還跟澳大利亞、日本和印度組成同盟——即所謂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協調採取聯合行動。這些聯合演習包括一年一度的“馬拉巴爾”聯合軍演,該軍演模擬封鎖位於馬來西亞和印尼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以阻斷中國的海上能源供應。

  美國在該地區的軍事戰略名為“空海一體戰”,其旨在控制中國的南部沿海,消滅其核導彈部隊。中國的反擊行動是控制島礁,將美國潛艇和水面艦艇攔在外面,這一戰略被稱為“區域拒止”。

  對北京來說,這片海域是易受攻擊的邊界。想想如果中國在橫須賀、聖迭戈或墨西哥灣附近舉行海軍軍演,華盛頓會作何反應。對一方來說,那是國際水域;對另一方來說,那是他們的家園。

  南海緊張局勢可以追溯到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之間的內戰。在這場內戰中,美國人支持失敗的國民黨一方。當戰敗的國民黨1949年退守台灣時,美國承諾保護台灣,它承認台灣為“中華民國”,還阻止大陸加入聯合國。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後,兩國就台灣問題達成了一些協議。但這些年來,不遵守協議的事情常有發生,尤其是在比爾·克林頓執政期間。

  1996年,台海兩岸之間關係緊張。當時克林頓試圖轉移人們對他與莫妮卡·萊溫斯基緋聞的關注,一場境外危機符合他的要求,所以美國派遣航母戰鬥群穿越台灣海峽。雖然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但這仍然是挑釁之舉。這一舉動也讓中國相信,要保衛自己的海岸線,就必須對其軍隊進行現代化改造。

  這裡有一定的諷刺意味。雖然美國人聲稱中國海軍的現代化改造構成了威脅,但正是美國在台海危機中的行動促使中國採取應急計劃,建設現代化的海軍部隊並實施“區域拒止”戰略。

  特朗普無疑加劇了這種緊張關係。美國向台北派出高級別的內閣成員,最近向台灣出售66架高性能F-16戰鬥機,還定期派軍艦穿越台灣海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