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媒文章:新冠疫情導致經濟冷熱不均
http://www.CRNTT.com   2021-01-26 12:42:01


  中評社北京1月26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日本經濟新聞》1月24日發表題為《新冠疫情導致經濟冷熱不均》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

  由新冠病毒引發的動蕩正在導致一種可以稱為經濟“脫鈎”的情況。儘管半導體和汽車等製造業迅速復甦,甚至呈現過熱的勢頭,但旅行和外出就餐等服務業卻陷入了低迷。物價漲跌不一,由貨幣寬鬆導致的股票價格上漲與實體經濟明顯背離。通脹與通縮並存的異常狀況加大了經濟和金融政策操控的難度。

  半導體巨頭日本瑞薩電子公司已向其業務合作夥伴提出將交貨時間延長至12周,這是通常時間的兩倍。遠程工作的增加導致對數據中心的需求增多,對汽車的需求也從去年秋天開始急劇回升。在海外,半導體生產承包商台積電去年第四季度的銷售額也創下了歷史紀錄。

  高檔汽車在中國銷售旺盛。奔馳、寶馬和奧迪2020年的銷量創下新高,寶馬董事彼得·諾塔稱“2021年依舊看好”。2020年春季,新冠疫情的蔓延曾導致產量一度急劇下滑,但進入秋季,各大公司大幅增加供應以填補推遲的需求。

  去年春季以來,反映整個製造業趨勢的金屬銅的價格急劇上漲,甚至有人擔心行情過熱。但是,這種繁榮只不過是疫情下世界經濟的一個方面,而服務業的形勢則不容樂觀。

  在美國,去年12月百貨商店零售額同比大幅下降21%。美國全國餐館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美國有11萬多家餐館被迫關門或長期停業。日本、美國和歐洲的住宿服務價格下跌幅度均超過了雷曼危機時期。

  英國埃信華邁公司公布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目前製造業的景氣度已經超過新冠疫情前的峰值,而服務業則幾乎始終維持負增長。

  實體經濟與金融市場之間的背離也變得突出。很多觀點認為,去年第四季度歐洲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是負增長,而日本在今年第一季度也將變為負增長。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