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明代如何把來自四川深山的木材送到北京?
http://www.CRNTT.com   2021-01-25 11:00:43


 
  大型石材體積較大,沉重無比,不僅裝卸困難,且運輸難度極大。《兩宮鼎建記》記載:“三殿中道階級大石長三丈、闊一丈、厚五尺。派順天府等八府民夫二萬,造旱船拽運。派同知、州判、縣佐貳督率之。每里掘一井以澆旱船、資渴飲。計二十八日到京,官民費計銀十一萬兩有餘。”這裡的旱船是指運輸石料的大車,只能在冬季進行拖運,因為嚴冬結冰時,沿途每里挖一口井,以井水澆路結冰,由軍夫、民夫拖運裝載巨石的大車,即旱船,在冰上緩慢移動,一路拽運至工地。從房山大石窩到北京城140里,這樣的運輸方式,每天行程約4到5里,需花費近1個月時間,耗時費力,艱難可見一斑。

  對於采自外地的石材,因距離較遠,大多利用運河運輸。江蘇徐州、河南浚縣等地的花斑石就是通過大運河運至北京的。徐州出產的花斑石,由漕船經禦河北上,進入北運河到達通州;產於河南浚縣的花斑石則經衛河進入禦河,沿途北上到達通州。《萬歷順天府志》記載,通州張家灣有花斑石廠,這些花斑石經水路運來,運至通州張家灣碼頭後卸船,暫存在花斑石廠,然後根據需要運到營建工地。

  石料運輸在時間安排上選擇在冬季進行,除了冬季路面堅硬,便於冰化路面之外,還因為春夏之際往往農事繁忙,此時征調民夫對農業生產不利。

  石料運至北京城各處工地後,工部派遣官員專門負責驗收。“大料運至西長安,夕,交卸,小料運至內西華門外河邊交卸,灰石作會收,令石匠成造,然後用人夫運進宮殿。”至此,付出了巨大努力運輸到京城的石料才進入建築使用環節。

  當時的磚瓦,除了琉璃瓦在京西燒制外,還大量使用了山東臨清等地的優質磚料。據臨清《繕部題名記》載:“國家營建,工恒需於陶,陶恒於要會地。臨清故要會,吞汶、濟、漳、衛諸水,建瓴滄渤,檣艦蔽流而南北者,蓋猬毛集也,因北艦之集,而以所陶附之北輸,於輸便,臨清建磚廠陶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