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把握全球產業轉移新趨勢 促進中國製造業價值鏈再升級
http://www.CRNTT.com   2021-01-22 09:03:49


 
  全球價值鏈繼續深化發展的大方向不會改變

  文章分析,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製造業全球價值鏈深化速度明顯放緩。這是對過去快速發展的修補性調整,也是國際金融危機、中美經貿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短期衝擊的結果。展望未來,驅動新一輪全球價值鏈擴張進程的力量仍在不斷增強,中國也將處於更加核心的地位,我們要在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同時,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推進經濟全球化進程。

  首先,信息技術特別是產業數字化進程不斷加快,使得傳統生產體系的標準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機器人等先進製造技術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在傳統生產環節分工更加細化的同時,一些本來需要高素質勞動力的價值鏈環節,因為生產更加標準化,能夠在更廣泛的區域分散完成,從而為更多後發國家參與全球價值鏈打開新空間。

  其次,中國作為全球製造業發展的主導力量,隨著本土勞動力成本上漲與要素比較優勢的變化,內在的產業轉型升級要求日益緊迫,製造業的自動化升級和“機器替人”的進程不斷加快,勞動力成本的重要性將逐步降低,產業體系配套能力的重要性不斷提升,這有助於強化中國製造業繼續推動全球價值鏈深化發展的能力。

  再次,越來越多的後發工業化國家,隨著本國產業體系的逐步形成,進一步參與全球價值鏈分工的能力和熱情都在不斷提高。另外,收入增長促使消費升級,也使得這些國家的市場得以快速增長,在全球價值鏈轉移中形成新的吸引力,這從需求側為全球價值鏈的分工深化提供了動能。

  最後,從近期看,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初步達成,也有助於穩定全球投資的預期和信心,從而逐步恢復過去幾年來跨國投資增長和全球價值鏈重構的進程。即使後期還會出現各種不確定性,過去幾年逐步形成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也將繼續促使區域性全球價值鏈取得更加重要的地位,並為在區域性的國際空間層面進一步細化價值鏈分工創造條件。

  促進中國製造業全球價值鏈地位繼續提升

  文章認為,在製造業全球價值鏈進一步深化的背景下,中國有機會依托過去十多年形成的在全球製造業價值鏈上的主導地位,積極引領,科學布局,構建以中國製造為核心和主導、深度融合發達國家先進產業技術資源、覆蓋印度和東南亞各國生產製造體系、市場輻射全球的製造業價值鏈體系。

  在創新驅動和大力改善營商環境等的基礎上,中國應主動加強與傳統產業承接國家之間的全球價值鏈聯繫。通過合理引導中國製造業向外轉移的區域和產業環節,建立與國內產業間高效科學的分工配套聯繫,同時注意整合以企業為主的分散投資模式,構築相互協作的集群投資模式,形成包括股權投資、貿易、生產外包等多元化模式的對外投資格局。加大與全球製造業第二梯隊國家的價值鏈融合,加快引進高品質外資和技術。近年來,中國與日本、韓國、德國等製造業第二梯隊國家技術合作日益增多,水平分工特征逐步顯現。繼續強化這一發展態勢,既符合這些國家實現已有核心技術更大價值的需要,也是中國製造業“補短板”和實現價值鏈升級的重要機遇。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