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多地發行今年首批再融資債券 
http://www.CRNTT.com   2021-01-18 11:15:17


  中評社北京1月18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每年年初,各地的首批地方債發行一直頗受業界關注。《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整理,今年以來截至1月15日,四川、江蘇、大連等省市相繼發行了2021年第一批地方債,全部為再融資債券,合計規模達1169億元,且用途均是“償還存量債務”。

  “今年是地方債的又一重要償債節點,在當前地方債規模攀升的背景下,再融資債券發行有利於緩解地方政府財政償債壓力,降低財政運行風險。”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同時,發行再融資債券可以有效平抑地方政府債務波動,鞏固我國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取得的重大成果,為國民經濟持續復甦提供必要支撐。

  近日,大連市發行了2021年第一批地方政府債券,總額為225億元,其中,再融資一般債券(一期)124億元,期限10年,再融資專項債券(一期)101億元,期限10年;江蘇省發行了2021年再融資專項債券(一期)144億元,再融資一般債券(一期)178億元。債券資金用途均為償還存量債務。

  財政部此前明確2020年地方政府再融資債券發行規模上限18358.8億元。近日,財政部政府債務研究和評估中心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各地組織發行再融資債券18913億元。可以看出,2020年再融資債券實際發行規模,突破上限554.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梳理發現,去年12月份以來,多地調整了再融資債券用途,將“償還到期地方政府債券本金”調整為“償還存量債務”。

  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地方政府發行再融資債券主要是用於“借新還舊”,不過,去年再融資債券資金大多是用於償還到期地方政府債券本金,而調整為用於償還存量債務,說明債券用途發生了一定變化,再融資債券的運用靈活性增加,或能緩解部分地方政府的債務壓力。

  “將再融資債券資金用於償還地方政府存量債務,而非償還到期地方債券本金,可以減少地方政府存量債務,對顯性債務形成一定抑制的同時,增強隱性債務的化解能力,整體降低我國地方政府債務負擔,為經濟穩定增長積蓄力量增加後勁。”張依群說。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