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深度關注|彈劾總統:美國政黨亂象
http://www.CRNTT.com   2021-01-13 11:06:46


 

  1月20日不是結束,就算特朗普任期內無法完成彈劾,卸任後也會繼續進行。雖然沒有總統離任後面臨參議院彈劾審判的先例可循,但在美國歷史上,曾經有其他聯邦官員辭職後依然遭到彈劾的情況。

  據路透社報道,如果特朗普的罪名在離任後成立,他將失去包括安保及養老金等卸任總統享受的待遇,而參議院可能就是否禁止他再度參選進行表決。

  彈劾淪為黨爭手段,資本控制的美式民主制度走向僵化

  “彈劾的初衷是為了懲罰不守規矩的總統,制約總統權力過大的問題,本身是一個權力制約的工具。當下,在兩黨鬥爭進一步激化,眾議院被民主黨控制的背景下,彈劾淪為了黨爭的手段。”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慶四說。

  縱觀美國歷史可以發現,從立國開始,如何防範大權在握的總統濫用權力、獨斷專行,就是制度設計的重要考量。

  1787年,美國制憲會議推出美國憲法草案,為美國政治制度奠定法理基礎。按照權力制約原則,美國建立了“三權分立”政治架構。制憲會議一方面要賦予總統必要的行政權力,以便建立起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政府,避免此前邦聯體制下一盤散沙的狀況再次出現;另一方面要防止大權在握的總統濫用權力、獨斷專行。鑒於歷史經驗,制憲者擔心總統權力過度膨脹,因此除了對總統的任期、選舉乃至權力作出規定外,還特意設置了彈劾制度。

  彈劾一般是在極端情況下行使的特殊權力。在包括特朗普在內的美國45任總統中,曾有3人遭到彈劾,但至今尚無總統被彈劾下台。

  “兩遭彈劾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此次遭彈劾是特朗普做事魯莽、不負責任,企圖以圍攻國會山改變選舉結果所結下的苦果。”李慶四告訴記者,但偶然中也蘊含著必然,這也是美國兩黨關係進一步惡化,雙方妥協共事意願越來越小,為了自身利益不擇手段的體現。

  黨同伐異正嚴重侵蝕這一制衡體系。據美國學者研究,“自20世紀80年代後期以來,象徵意識形態與民眾政黨認同之間的關聯性顯著增強。”冷戰時期,由於外部因素的制約,兩黨以妥協謀求長遠利益的意願還比較強烈,而隨著外部制約因素的下降,兩黨都不願意收斂,鬥爭愈發白熱化。

  你贊同,我就反對;你反對,我就贊同,美國愈發成為一個“內耗器”。數據顯示,民主黨與共和黨相互“極度討厭”的人數比率從25年前的16.5%上升到了當前的80%以上。

  曾經為警惕權力濫用而創設的彈劾制度,如今因黨派對立異化為打擊工具,背後是美國長期自詡優越的民主制度出現了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