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快遞業有量更要有質
http://www.CRNTT.com   2021-01-11 09:24:40


  中評社北京1月11日電/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中國郵政快遞業業務量、業務收入分別完成830億件和875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8%和16.7%。在“十四五”開局之年,郵政快遞業提出2021年力爭實現郵(快)件業務量、業務收入分別完成1219億件和1.2萬億元。

  經濟日報發表記者祝君壁評論文章表示,快遞業務量的提升非常重要。近年來,人們通過快遞能買到的農特產品越來越豐富、新鮮,快遞能寄達的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多,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的比例越來越高,全社會關愛快遞小哥的氛圍越來越濃……對於郵政快遞業的這些變化,人們有著深切感受。2020年,郵政快遞業率先實現復工達產,率先實現轉負為正,率先實現高位運行,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也要看到,作為國家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快遞業還要進一步注重發展質量的提升。這需要堅持新發展理念,聚焦高質量發展,提升快遞業供給適配性,進一步推進服務創新。

  文章提出,服務要更為暢捷,讓更多百姓享受到優質的快遞服務。2020年,中國6.2萬個建制村借助合作實現“快遞進村”,直投到村比例超過50%。2021年,郵政快遞業要想在年底前實現“東部地區基本實現快遞服務直投到村,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建制村快遞服務通達率達80%和60%”的目標,除了深入推進“快遞進村”“快遞進廠”“快遞出海”之外,還需因地制宜推動郵快合作、交快合作、快快合作多模式並進,下功夫推進多品牌快遞服務有效下沉。只有快遞服務更為暢捷,行業服務滿意度不斷提升,才能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系統要更為智能,讓快遞業真正貼近百姓生活。智能化水平是檢驗一個國家快遞發展水平的標準之一。目前,中國制定了新型郵政業標準體系,推廣應用北斗導航系統,智能安檢、智能視頻監控、智能語音申投訴系統等重大科技項目攻關,均取得積極進展。2021年,郵政快遞業需要進一步優化智能安檢和智能視頻監控系統算法,推動智能語音申投訴系統試點應用,推進數字郵政快遞創新試點示範工程等項目。只有將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消費者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數字郵政的好處。

  體系要更為綠色。隨著業務量的不斷提升,快遞外包裝造成的環境污染日漸成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掣肘。國家郵政局提出,力爭2021年年底可循環快遞箱(盒)使用量達500萬個、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80%,新增2萬個設置標準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的郵政快遞網點。這意味著,2021年郵政快遞業將迎來全面綠色轉型。除了包裝要“綠”起來,配套設施也要一“綠”到底。加大新能源或者清潔能源車輛在行業的推廣應用力度;繼續做好綠色網點、綠色分撥中心建設試點;穩步推進全行業節能減排……只有綠色安全水平不斷提升,郵政快遞業的發展才會更可持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