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泡泡瑪特的尷尬
http://www.CRNTT.com   2021-01-01 14:37:52


  中評社北京1月1日電/據經濟觀察報報道,年輕人看不懂白酒股,中老年人看不懂泡泡瑪特。

  當2020年末茅台股價再度創下歷史新高之時,12月剛剛在港股上市的泡泡瑪特也一度創下了千億市值。儘管近期新華社發文批評其商業模式,但並沒有過久地影響泡泡瑪特的股價,泡泡瑪特的85後創始人王寧,已然身價百億。

  誰能想到,不過是區區數年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邊緣創業公司,已經可以和茅台相提並論了。資本市場用最赤裸裸的方式展現了存在於產品市場的代際鴻溝。或許有些反諷的是,那些收藏茅台的人和收藏Molly的人,在心態上可能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但泡泡瑪特的支持者們依然堅定地下注年輕。此前一份《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潮玩手辦排名第一,其中盲盒收藏成為硬核玩家數量增長最快的領域。盲盒內容火熱背後,更加凸顯的是年輕群體旺盛的消費力和對情感的需求。或者可以說,資本與其說是熱捧泡泡瑪特,不如說是押注年輕本身。正如有投資者所說,“不了解年輕人不要緊,買了解年輕人的公司就夠了。”

  盲盒的問世,可以說是完美地迎合了Z世代的消費需求:自帶“泛二次元”屬性,集結了各種IP內容,帶有遊戲性質,系列產品還能激發消費者的收藏集齊欲望。但與此同時,盲盒之所以如此令年輕人沉迷,與其稀缺和博彩的性質有直接關係。由於每個系列設計不一,熱門款和冷門款在二手市場的流通價格明顯不同,而系列中“隱藏款”的身價更是能獲得數倍溢價,相比炒房、炒鞋、炒幣,炒盲盒的門檻更低,售價59元一個的Molly隱藏款,轉手在二手交易市場就可以賣到2000多,溢價30倍。這種自帶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能夠極大增強玩家的收集樂趣和複購幾率。因此,也一直有觀點認為,盲盒具有一定賭博的特征,應該像彩票一樣經過行政許可方為合法。

  根據泡泡瑪特官網給自己的定位,它是一家“覆蓋潮流玩具全產業鏈的綜合運營平台”。但如果真要拆解泡泡瑪特,如同王寧所說,玩偶的IP確實是泡泡瑪特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但在護城河之外,泡泡瑪特市值的真正決定權,其實是在IP背後:那就是泡泡瑪特到底是一家潮流文化公司還是一家玩具公司、抑或者是一家類彩票的博彩公司?這三者意味著完全不同的估值決策系統,更意味著未來面臨的不同生態。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