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富權:駐美代表處正名或是進行式但卻單廂情願
http://www.CRNTT.com   2020-12-23 09:35:08


 
  文章指出,將駐美“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正名為“台灣代表處”,這是民進黨當局的政策推動方向,而且還是採取了“重點突破,全面開花”的策略。如果在美國獲得成功,全球一百多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也將繼續“正名”為“台灣代表處”,民進黨當局就在“台獨外交化”邁出重要一步。本來,是循序漸進,先行試圖將“經濟文化”這幾個“非政治”的稱謂撤銷,讓代表處政治化。然後將“台北”改為“台灣”,亦即將“地方”升格為“國家”,而且還是“一中一台”。這也正是蕭美琴的主要任務,她曾經打出“大使”名號,就是“試水溫”。但現在卻是要“一步到位”,欲速不達被翻了車。

  這個決策的流產,當然主要原因是根本不現實,逆“一中”原則歷史潮流而動,缺乏正當性及可行性。但民進黨當局仍然悖逆潮流,與其在美國總統大選中押錯寶有很大關係。本來以為,特朗普忙於競選和抗疫,因而寄望於特朗普的第二個任期,進展將會較為順利。氹仔拜登勝選後,又寄望於特朗普的“最後瘋狂”。

  然而,這是最大的盲點。其一、就是吳釗燮、羅致政所著的《台灣民主鞏固--政權輪替的國家安全挑戰》,及林佳龍曾經進行的《政府交接法制化研究》,都主張在新領導人當選尚未就職時,即將卸任的現任領導人不得作出重大人事任命,不得推出新的重大政策措施。這些研究在參考美國的《總統交接法》,及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的政府交接經驗及制度後,指出在政府交接期間,一定層級以上的人事任命和升遷,以及重大政策、命令、條約和預算之制定、公佈、簽署或執行,均除有必要者外,原則上應立即凍結。因此,即使是特朗普會有此“最後瘋狂”,也是強加於拜登的頭上,不符政治倫理,而且很有可能被拜登不予承認而予以推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