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政策建議
http://www.CRNTT.com   2020-12-21 09:14:55


 
  以高水平開放推進外循環

  文章指出,在推進國際經濟大循環的經驗基礎上,面對外部環境新變化,除了在外貿方面作出一些“出口轉內銷”的必要調整之外,還應繼續推進外循環,形成內、外循環間的相互促進。在此強調三個方面的要義。

  一是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國在改革開放中,已經在千年之交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在成為亞太自貿區成員和WTO成員的基礎上,又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東盟十國簽訂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以此為基礎,我們還應積極和有關各方溝通、磋商,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升級版(CPTPP)。積極參與按照高標準自貿協定形成重大的區域合作計劃,正是以高水平開放挖掘雙循環潛力,使內、外循環相互促進,通過開放來催化和倒逼國內的改革攻堅克難,合乎中國已有的實踐經驗,實打實地創新改革,求發展、圖強盛,在市場規則與國際慣例接軌的道路上,催化一系列的改革攻堅而解放生產力,引領雙循環新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

  二是繼續降低外資准入和鼓勵本土企業“走出去”,這是實現全面開放、更高水平開放的應有之義,也意味著要在全球競爭中提高我們的產業水準和防控風險能力,並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方面積極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全球共存、共榮局面。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形成了與全世界絕大多數經濟體“共享一條產業鏈”的外循環路徑,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閉關鎖國,而是為適應升級發展和對衝不確定性的需要,在增量上更多考慮內循環。具有主動權、支撐力的內循環,將使對外招商引資和本土企業在商品輸出、勞務輸出、技術輸出乃至資本輸出方面,更具有動力、配套條件和取得更高的成功率。

  三是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區和本土自貿區的建設,開創內外貿一體化、外向型經濟升級和內外互動的新局面。在新發展格局下,在以高水平開放催化、倒逼改革的進程中,我們要繼續培育強勁的經濟增長點。本土的自貿區從上海開始,應在多輪複制的軌道上繼續擴大覆蓋面;作為國家重大戰略部署的海南自貿區建設,要以打造世界最大體量自由貿易區為戰略目標,全面推進貿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和金融、物流、經濟調控等方面的配套改革;粵港澳大灣區在推進一體化發展中,應以深圳打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為龍頭,以香港、澳門聯結的全球商業文明市場規則體系為標杆,積極打造強勁增長極區域;中國累計數十個自貿區,成百上千個各類保稅區、物流中心、開發新區等,應形成更加合理的全方位布局,支撐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並不斷推進內、外循環之間良性互動、相得益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