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52台花落誰家?莊伯仲:檯面下恐有交易
http://www.CRNTT.com   2020-12-17 00:18:32


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莊伯仲。(中評社 雷鳴正攝)
  中評社台北12月17日電(記者 雷明正)中天新聞台未獲換照後12月12日關台後,留下的52頻道何去何從?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莊伯仲分析指出,52頻道為黃金區塊,有興趣爭奪的各家媒體背景實力雄厚,傳播通訊委員會(NCC)雖然有行政裁量權能決定其歸屬,但是拖太久會使社會觀感不佳,“檯面下有無交易,就不知道了。”

  莊伯仲為美國韋恩州立大學(Wayne State University傳播學博士,專長為政治行銷、網路傳播、新文學等。曾任中國國民黨文傳會主委兼發言人、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主任、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副教授、中國時報記者、中央通訊社監事。目前也是公廣集團的華視諮詢委員。

  NCC什麼時候會決定52台歸屬?莊伯仲認為這是NCC行政裁量權,時間很難抓,比如判了死刑,什麼時候行刑是“法務部長”的權力。只是NCC的行政裁量權不能背離期待太久,擺個半年就不行了。在這段時間,“檯面下有無交易,就不知道了。”

  莊伯仲先解釋,所謂衛星電視與有線電視頻道不同。他指出,一般來說頻率和頻道是兩回事,很多搞混。頻率是電波,頻道是人為的。用頻率的話,NCC可以規範;但是頻道是人為,由系統業者去談出來的,按照錢脈,人脈或是政治角力喬出來。一開始要先界定兩者不同,一個是自然界電波,一個是人為劃分。

  莊伯仲指出,有線電視並沒有用電波,所以並非公共財。中天是衛星電視,只是在有線電視撥出。台視、中視、民視才能算公共財。即便是衛星電視,比如中天透過訊號打到衛星,事實上除了極少數用衛星傳送以外,島內的頻道都改用光纖,送到系統業者,便宜速度又更好,那跟頻道都沒有關係了。因為光纖等等都是系統自己上天下地蓋的,民眾花錢訂閱,就是商業行為,非公共財。

  如此一來,裁量權就在業者身上,而非NCC。莊伯仲說,NCC有的就是核備,上頻下頻或移頻,要跟NCC報備,只是核備動作,NCC不能不准。另外,中天拿到的是“衛星電視准播執照”,地方系統要核備上頻向NCC報備而已,只要業者沒有違法,就不能拒絕。

  52台目前很多家想爭取,NCC也不敢太早做決定。身為華視諮詢委員的莊伯仲,雖然也很希望華視能夠搶得52台;但依舊以學者身份表示,在這次事件上,NCC公親變事主。

  他指出,誰都可以支持華視,但是以NCC的身份不適合,因為NCC是客觀公正的仲裁者。NCC主委出來說只是呼籲,但是身份就不對了,使得他公親變事主。

  莊伯仲說,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頻道就差別很多。他分析,比如過去《TVBS》是38台,後來改成55台。有調查發現,55是遙控器最好按的,一般民眾有這習慣。像房地產或是百貨專櫃搶精華地段一樣,還是有那個價值在,這也是各台拼死要搶的原因。

  莊伯仲表示,檯面上是華視和寰宇等等想要搶,不管哪一台,都是業者民間的商業行為。目前誰會勝出,也不知道。公廣集團號稱府方力挺,寰宇背後是新潮流、三立iNEWS也在爭取。“人人有希望,個個沒把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