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有企業要助力新基建高質量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0-12-08 09:24:18


 
  三要量力而行,力爭高端,融合國際需求。新基建的高新技術運用能力事關中國國民經濟下一步高質量健康發展,要既不脫離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基本國情,減少無效低效投資浪費,也要努力運用世界高端科技標準,為中國經濟跨越式發展留出較大技術空間。各地方新基建項目選擇既要量力而行,也要突出重點,優先聚焦解決制約地方經濟轉型發展的科技基礎設施瓶頸問題,節約資金,最大限度利用原有設施進行改造升級,最大限度節約資源和資金。同時,為適應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需要,新基建的技術標準應努力與世界先進標準接軌。

  四要平衡好促進競爭與發揮規模效益的關係。新基建雖然總體上具有社會公共產品性質,但其建設、運營是可以進行市場化運作的。如新基建的土木施工,可以進行招標建設,屬於充分競爭性質;5G等基礎網線、管道、交通樞紐運營雖然具有較強的公益性特征,但如存在多個運營主體及不同的運營方式則可能出現商業性和競爭性特征。在新基建項目建設和運營中,應依據項目本身的區域和運營特點,最大限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促進競爭的同時,也應發揮好政府採購與補貼等政策的作用,發揮大企業規模優勢,實現規模效益,減少惡性競爭和資源浪費。

  五要處理好讓利社會與企業收益的關係。新基建與其他基礎建設項目一樣,效益更多地體現於項目的長期慢性收益,以及項目建設和運用中的他方收益。需要處理好新基建公益性與商業性、企業服務於社會和實現自身收益的關係。要對基建項目功能性質進行區分,並設計相應的企業盈利模式。

  六要大力提高建設和產品質量。新基建事關中國經濟下一步長期健康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要加倍重視建設質量問題。政府各部門、特別是市場監管部門要切實加強市場體系建設,加強市場監管,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徹底杜絕假冒偽劣,保證新基建的高質量。

  七要提高企業參與的積極性。企業是新基建的建設和運營主體,要通過相關政策設計,依據項目性質和特點設計相應的項目建設和收益模式,處理好項目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長期收益與即期收益的關係,提高各類企業高質量參與新基建項目建設和運營的積極性。

  國有企業層面:一要積極地全面參與新基建。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長期以來是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支柱力量,必須在新基建中發揮主力軍作用。國有企業一方面要積極參加各項新基建,在新基建中起到主力軍作用。另一方面,國有企業要通過自身的資本和技術較為集中的優勢,通過產業帶動和引領作用,影響和帶動其他各類企業參與到新基建中,為高質量新基建發揮領頭羊作用。

  二要加快科技進步引領發展。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是中國科技進步的領軍力量,中央企業雖然在載人航天、高鐵、深海探測等諸多領域趕超了世界先進水平,但國有企業自主創新機制尚未健全。高質量完成新基建任務,需要國有企業進一步以科技進步引領發展,通過建立健全自主創新機制,實現自身不斷轉型升級,帶動中國主要產業高端發展。

  三要不斷提升質量與效益。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國有企業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加強管理,通過質量和效益的持續提升,不斷提高國內國際市場競爭力,促進高質量新基建,實現國有資本保值增值。

  四要進一步促進穩健經營。高質量完成中國新基建任務,國有企業要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完善科學決策的體制機制,加快合規經營體制機制建設,加強全面風險管理,通過國有大型企業的合規經營模範作用,進一步規範中國市場競爭秩序,高質量完成新基建各項任務。

  五要實現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的高度統一。國有企業必須在公平的市場競爭中承擔起國有資本保值的責任,同時也要承擔其他企業不願意或無能力承擔的社會責任和政治責任。國有企業要高質量完成新基建任務,必須實現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的統一,實現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和讓利社會、短期自身利益與長期國家利益的統一。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