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科技部:院士頭銜不是學術不端擋箭牌
http://www.CRNTT.com   2020-12-06 10:52:45


 
  “科技部當時毫不放鬆,一篇一篇查,不搞‘抽樣’,查完以後進行處理。”王志剛介紹,當事人受到了所在部門的處理。其中,兩位院士候選人被“拿下”,有少將降級成了大校,還有幾位教授降為副教授。有的還面臨刑罰。

  王志剛說,科研領域違法犯罪者中,近年來陸續有院士、校長、教授被判刑。“院士、教授不是擋箭牌,不是鐵帽子,犯了什麼就處理什麼”。

  他向張博委員介紹,科技部已與公安、網信部門溝通,取締了一些非法代發論文的網站。自己也上網查過,此類網站仍然存在,“最近我們還會處理”。

  對於學術不端,王志剛表示,近幾年情況有所好轉,各單位仍要高度重視,下大力氣,擔起責任。一方面要加大打擊力度,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另一方面要弘揚科學家精神,營造良好的學風和科研環境。

  張博委員在提案中的一些建議,有的已經“落地”。2020年9月1日,科技部《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規定》開始施行。這項規定界定了64項科技違規行為以及相應的處理措施,填補了對部分科技違規活動處理的制度空白和工作短板。

  科技部秘書長苗少波介紹,這些舉措與政協委員們的建議有關。委員們圍繞科研誠信、嚴肅查處科研項目公關等方面多次提出過提案。

  在匯報提案辦理情況時,苗少波說,科技創新工作受到政協委員高度關注,科技部承辦的提案數量,2018年為290件,2019年為441件,2020年為497件,“呈快速增長態勢”。提案數量增加的同時,質量也在提升。委員們積極圍繞科技創新中的痛點、難點、熱點,提交了高質量、建設性的提案,對解決相關問題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幫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