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內需潛力加速釋放
http://www.CRNTT.com   2020-11-16 06:38:13


 
  進口商品熱度不減。10月21日至11月1日期間,銀泰百貨誕生了26個銷售超過100萬元的“爆款單品”。受疫情影響消費者無法走出國門,以腕表、美妝為代表的高端消費也回來了,在銀泰分別增長了91.2%、92%。

  農村市場成最大增量。借助遍布全國的電商配送體系,中小城市和鄉村用戶成為新的消費主力,隨著消費升級,農村市場已是“雙11”的重要舞台。今年“雙11”,各大商家紛紛瞄准農村市場,如京東專門針對下沉市場發售超2億件5折商品、超3億件新品。在京東“雙11”預售階段,農村市場預售訂單額同比增長達到126%。

  “雙11”也成為國內外商品流通循環的平台。杜拜一家名叫Camelicious牧場自天貓“雙11”預售開啟以來,其海外旗艦店駝奶銷量呈爆發式增長。

  盤和林表示,在疫情背景下,許多國際廠商瞄准中國市場,希望借力中國市場渡過難關,一些國際品牌的首發都選擇了此次“雙11”。未來,隨著中國消費力量的進一步崛起,中國市場或將成為國際品牌角逐的“戰場”。

  有效增強經濟韌性

  從今年圍繞“雙11”的商業促銷活動看,“雙11”不僅是電商平台的“盛宴”,更是實現了線上線下融合,賦能傳統製造業。層出不窮的新模式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有效增強了中國經濟的韌性。

  “這背後是技術進步賦予的消費新動能。”王哲認為,支付工具已經全面升級為數字生活大平台,從數字支付擴大到同城服務,並將帶動線下消費進一步恢復升級。比如,今年“雙11”,基於數字化動態變價系統,在便利蜂線下門店,促銷、打折已是常態化操作,消費者每天進店都能收獲不一樣的折扣。

  新的消費場景打開了新的增長空間。今年,有210萬個線下商家參與天貓“雙11”,天貓超市、盒馬、餓了麼、銀泰、大潤發……阿里新零售的長期耕耘,形成了覆蓋海量消費者的新生活圈。消費體驗被重塑,更多的行業領域加速擁抱新一波數字化紅利。

  互聯網平台作為產業鏈條中的重要環節,發揮技術優勢和直面消費終端的優勢,賦能產業鏈,暢通供應鏈。依托於電商平台的大數據和智能供應鏈,聯手製造企業打造的定制類商品頗受歡迎。11月11日開場15分鐘內,入選京品家電“爆品標杆計劃”的產品成交額就突破1億元。

  此外,“雙11”中的“互聯網+產業帶”也是一大亮點,產業帶數字化不僅為不同產業、不同層級的商家帶來了新的增長點,還加速了傳統產業結構的轉型與升級。例如,今年“雙11”期間,京東旗下社交電商平台京喜,深入全國180多個產業帶,通過工廠直供、產地直發模式,在超級百億補貼的助力下,“雙11”首日訂單量同比增長160%。

  拉長時間、放緩節奏、推陳出新。“今年‘雙11’使得產業鏈、供應鏈、物流鏈得以深度喘息,為生產製造、市場流通創造時間窗口,有助於讓內循環更好發力,未來還將帶動國內外生產、物流、消費需求的恢復和市場格局重塑。”王哲說。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黃鑫、王軼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