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綠色快遞要通過商業創新來實現
http://www.CRNTT.com   2020-11-08 08:14:28


  中評社北京11月8日電/據國家郵政局預計,今年“雙11”期間日均快遞業務量將達4.9億件。網購節的促消費作用值得肯定,但仔細思考便可發現,每件包裹至少有一個紙箱或者塑料外包裝。當消費者拆開包裹、取出快遞件後,快遞包裝的另一段旅程便自此開啟。

  在現有快遞包裝分類中,紙箱造成的浪費並不嚴重。今年“雙11”促銷期以來,發自菜鳥倉的原裝包裝、環保拉鏈箱發貨比例接近50%。同時,菜鳥、中通、韵達、百世等企業在末端發起了“回箱計劃”,有的驛站日均回收超過500個快遞紙箱。企業沒有涉足的小區,垃圾回收人員、保潔阿姨甚至大爺大媽們也會把絕大多數紙箱撿走回收了。

  真正困難的是塑料類包裝廢棄物。這些黑白灰藍、材質各異的快遞袋往往與生活垃圾混裝,回收困難、再生成本高、再生利潤低,沒有人願意費力不討好,導致這些包裝袋大多只能被焚燒或者填埋處理,不僅造成資源浪費,也會污染環境。

  近些年來,提到“快遞垃圾”,大多數聲音只盯著快遞業本身或經常呼籲推廣綠色包裝。實際上,除了包裝箱、塑料袋,快遞行業的廢棄物來源還包括膠帶、填充物、面單、中轉袋等,快遞環保化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生產環節、銷售商家、消費者體驗、政策引導等,需要全社會一起行動。

  有人認為,快遞環保包裝使用缺乏強制性要求,希望通過強制生產、使用可降解塑料袋提升環保水平。可是,目前一個黑塑料袋成本僅有幾分錢,一個沒有重金屬但不可降解的塑料袋成本約0.1元,一個可降解的塑料袋成本則要0.3元,無論商家還是快遞企業,都很難為環保承受這種幅度的成本上漲。而且,如果不能解決回收問題,就算使用了可降解的包裝袋,也只是緩解了環境壓力,沒有解決資源浪費問題。

  垃圾只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但環保要與收益相結合才能真正見效。比如,節約紙張的電子面單能快速普及,主要是因為其幫助企業節省了成本。因此,解決快遞包裝浪費需要社會協同、產業再造,不能只呼籲推廣綠色包裝。作為新產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必須依靠新技術、新模式、新產業來解決。

  在技術方面,應通過智慧包裝,讓包裝體積減量化,以幫助企業節約成本,從源頭上減少快遞包裝廢棄物的產生;從社會治理上看,要堅持推進垃圾分類,並在此基礎上推廣可循環的包裝回收體系建設;從商業模式上看,應鼓勵企業在回收鏈條上尋找商機。根據經驗,回收的塑料包裝如果能夠幹濕分離、不臟不臭、便於存儲運輸,集中到5噸、10噸等規模,就會有企業上門回收。在此基礎上,再推動國家層面對使用環保包裝的企業給予優惠政策支持,利用杠杆撬動企業投身塑料回收利用的新產業,也許比直接補貼綠色包裝、制定強制標準更有效。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佘 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