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國民黨的彷徨與台灣的未來
http://www.CRNTT.com   2020-11-23 00:14:16


 
  第二,“民主、革命和堅持什麼樣的歷史”——民進黨不斷取得對國民黨鬥爭的話語權。 

  民進黨以所謂“自由民主”的口號、強化本土政黨的立場,不斷贏得選舉的勝利,也贏得對國民黨的話語權。國民黨則話語上總是處於被動挨打的地步,不斷被貼上“專制政權”、“外來政黨”、“外來政權”、“親共舔共”的各種標籤。馬英九提出奇特的“三不理論”(不統不獨不武),不僅未能在促進統一方面有所作為,在社會層面的“反獨”也成為空話。

  其實單就來自西方的自由民主理論而言,如果僅僅是涉及到島內社會治理的,當然可以提倡自由和民主。然而,當涉及到包含兩岸關係的國族和國家認同問題,這需要尊重歷史文化的慣性,並不應該隨著當代人的群體認知而解構。例如,美國的社會治理強化自由和民主,但美國在1861-1865年的南北戰爭則充分說明了國家認同問題和國家主權問題是不可以探討的。美國會堅持統一,中國當然也不例外。這樣的邏輯應用於今日的台灣就是,台灣可以推行民主,但是假藉民主的名義推行革命就是不行。歷史本不容扭曲和抹殺,然而,民進黨一次次推行錯誤的歷史觀和教育觀,在整個台灣社會逐漸佔據話語主導,而國民黨的論述卻一次次被民進黨帶歪和導偏。

  第三,“球員兼裁判”,民進黨執政後對國民黨持續無情打壓。

  民進黨二次執政後,對於國民黨的打壓變本加厲。不僅成立了“促轉會”來繼續扭轉國民黨的“歷史敘述”,而且通過“不當黨產條例”成立了“黨產會”,以進一步凍結國民黨資產,而國民黨在各項支出方面的捉襟見肘極大地限制了該黨的發展空間。以2019年度資料為例,國民黨運營出現1億3443萬新台幣的短缺;遭到“黨產會”查封的資產(不可使用或限制用途)總額有210億8163萬元新台幣。2020年度,前八個月的支出已經超額,預估到9月底就出現資金缺口1億2000萬元新台幣。③當然,雖然民進黨的打壓是重要原因,但國民黨本身的缺乏作為也不能忽視。台灣學者余元傑認為,國民黨中央無資源,按理,募款、育才、尋才,應是黨中央目前的當務之急。民進黨在野時,尚且有“三隻小豬”的募款運動,國民黨在籌措經費方面,從2016年失去政權後迄今四年多,除了黨產大失血外,在開源方面,未聞任何具體行動與成果。在野的國民黨,沒有行政資源做後盾,黨中央手上缺乏籌碼,協調、動員的能力也被削弱。④

  可以說在政黨政治的“外衣”下,民進黨正“球員兼裁判”,對於“另外一名參賽選手”,進行各種嚴苛的打壓、約束。而國民黨在中央資源日漸萎縮之後,不得不面臨發展窘境,繼2017年地方黨部直選之後,2018年“九合一”選舉、2020年的“立委”提名及選舉,都可見中央對地方縣市諸侯的影響力也在不斷下降。

  第四,民進黨長期推動“課綱調整”,持續施加對年輕人的意識形態影響。

  從李登輝開始的“歷史課綱調整”對台灣一代代年輕人的歷史認知影響極深。李登輝時期,台灣的歷史教育開始弱化“統一的中國歷史”觀念。1995年發佈、1999年開始實施的“88課綱”,其最大特點是台灣史首次成為獨立單元但仍附屬在中國史之中,同時歷史教育中出現對“日據史”的美化,此外還向學生分發具有“同心圓”史觀的《認識台灣》系列教材;陳水扁2006年施行新課綱(“95暫綱”),將台灣史與中國史完全分開,台灣史獨立為第一冊,並在文字上做出諸多調整,例如將1945年以前的“中華民國史”列為中國史,1945年之後的部分列入台灣史,再如將確立台灣回到祖國懷抱的《開羅宣言》定位為“新聞公報”,要求將“舊金山和約”與“中日和約”納入教材,甚至還出現了緩頰日本戰時“慰安婦”事件的措詞;馬英九時期本來要大幅度“撥亂反正”,也確實推出了強化大中國史觀、台灣和祖國大陸之間的聯結的“104課綱”,但在“台獨”分子的煽動下,島內學生爆發了“反課綱運動”。最後馬英九當局一味妥協以“新舊版教科書並行、爭議部分不列入大學入學考試命題、即刻啟動課綱檢討程序”來草草收場。蔡英文上台後,不僅廢止馬英九時期的“課綱微調”,還在“12年國教新課綱”中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夏商周歷史被刪掉,甚至大幅度刪減關於中國傳統歷史文化的內容。

  可以說,民進黨長期以來牢牢把控“愛台灣”的話語權,還創造出“天然獨”的話語邏輯,不斷加強對台灣青年的意識形態滲透。一遇到重大事件,民進黨總是不惜挑動青年上街去衝撞。民進黨向青年長期灌輸“和平台獨”的理念,支撐點就是“中國大陸不敢武力統一、美國會幫助台灣、台灣軍事很強大”三個謊言。而國民黨明知內戰的殘酷性和破壞性,卻失去了話語權,甚至於倒向美國、支持向美國積極購買軍火。

  三、國民黨轉型事關台海和平   

  以上四個方面沒有哪一個是短時間内能夠解決的,甚至一些積重難返,已經成為台灣的常態化運作。然而,台灣眼下政黨政治正面臨著失衡局面,民進黨的“親美抗中”路線裹挾整個台灣,未來台海的動盪局勢難以避免。

  判斷中國國民黨轉型是否成功,不能簡單以選舉而論,而應從更長遠來看是否有利於兩岸發展和台海和平。當兩岸即將迎來更加嚴峻的一步時,國民黨難道以為自己在“岸上”,在台海風險中能夠置身事外嗎?兵凶戰危之局面下,中國國民黨恐怕無法逃避也無處逃避。

  國民黨的轉型受制於歷史包袱、資源限制、世代交替、島內外其他因素的影響。然而,如果國民黨轉型失敗,則有可能徹底走向小黨化。中國國民黨目前有三種轉型方向。第一種是國民黨去除“中國”二字,這等同於全面“綠化”(國民黨也成為某個“小綠”),則兩岸必將迎來“地動山搖”;第二種是國民黨保持現狀不變或者現有論述不變,但是在兩岸議題上全面後退(或者“撂挑子”),正如一些國民黨人的觀點,“既然是民進黨執政,那就由民進黨來處理應對兩岸關係,國民黨不再做兩岸關係的刹車皮”,當國民黨是這樣的旁觀者姿態,最終兩岸會因為嚴峻對立的統獨意識形態,或很快就將兵凶戰危;第三種是國民黨不僅保持現狀不變,而且繼續在兩岸問題上積極作為,如此則島內政治眼下或許不樂觀,但遲早會迎來有利於國民黨發展的轉機。這三種方向其實代表了國民黨內的三種力量,現在看來走向第二種轉型的可能性大一些。 

  國民黨的轉型方向會直接影響台海和平。如果國民黨最終成為可以與民進黨相抗衡的政治力量,則中國大陸對於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實現和平統一仍然是具有某種期待的;相反,如果國民黨全線敗退,則台灣將長期是民進黨“一黨獨大”,則中國大陸研判和平統一已經無望,為了遏制“台獨”在島內的發展以及促進兩岸統一,“武統”就會被提上日程。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是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的。如果改名或者轉型向綠,將可能砍斷這樣的歷史淵源,兩岸之間也將徹底沒有民間層次的溝通渠道。所以我們看到,一些忠貞的國民黨員不顧冷嘲熱諷,積極往來中國大陸,希望珍惜最後的兩岸和平曙光。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2020年10月13日在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中說到:“我們不該選擇以對抗代替和平的道路,將兩岸捲入一個不可知的境界;我們更不應該讓國外的勢力從中挑撥操縱,使得台海成為火藥庫、變成如今兵凶戰危的局面。戰爭也許可以解決統一的問題,但是我們絕不希望看到戰爭。因為中華民族的內部戰爭衹會增加彼此的仇恨,為民族概念上的統一產生巨大的傷害。戰爭以後衹會得到一個貌合神離的統一,衹會得到一個殘破需要重建的統一,衹會得到一個倒退十幾二十年,再次被西方國家超越的統一。”⑤

  然而,當中國國民黨在全代會上將“九二共識”調整為“基於‘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當國共兩黨心結越來越深,當洪秀柱的觀點在國民黨內逐漸成為少數派的時候,兩岸之間“武統”與“台獨”的對撞,還會遠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