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事故頻發 敲響全球電動汽車安全警鐘
http://www.CRNTT.com   2020-10-19 08:37:03


 
  幾十年來,電動汽車電池的發展一直受到耗時長,投入成本巨大等因素的制約。電池產業目前存在磷酸鐵鋰和三元鋰兩條主流路線。對消費者來說,核心需求是續航里程和快充速度,這要求電池能量密度不斷提高。但隨著能量密度提高,安全風險也會加劇。如何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滿足消費者期待,是一個難解的課題。

  目前,國際各大車企都在加緊對電動車電池的研發工作。據路透社報道稱,特斯拉正在與加拿大礦業公司吉加金屬公司商討如何開發一座大型礦山,這將使特斯拉能夠獲得足夠的低碳鎳,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動車電池需求。同時,由Jeff Dahn領導的特斯拉加拿大電池研究團隊在一篇論文中提出將如何利用電解質溶液解決無陽極電池的失效問題。該篇論文名為“通過電解質和形態分析診斷和糾正無陽極電池的失效問題。”該電池團隊表示,與傳統鋰離子電池相比,有些無陽極電池每單位體積能夠存儲更多的能量。此外,無陽極電池還比傳統的電池更輕。

  另據外媒報道,德國聯邦研究部向EPIC項目投資了300萬歐元,以改進鋰離子電池的電極乾燥過程。該項目旨在將生產乾燥電極的成本降低至少20%。EPIC項目的科學家計劃將電極乾燥速度至少加快50%,同時保持電極的品質和長期穩定性。

  保時捷日前推出了最新移動充電解決方案:一款移動式充電卡車,搭載2.1兆瓦時的巨型電池系統,可以同時給10輛電動車充電。保時捷表示,該卡車的巨型電池採用可再生能源充電。

  由此可見,各大新能源車企應首先加大科技支撐,持續開展關於動力電池安全的基礎性研究,研發保障動力電池安全的最佳系統方案。其次,安全標準應當不斷完善,對動力電池和整車的安全要求也應該越來越嚴格。同時,各國應針對新能源汽車火災事故開展專項調查,並開展信息共享機制研究,進一步提升缺陷判定技術和能力。此外政府的監管應當不斷加強,並且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的召回、三包等各項制度。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秦天弘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