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減少糧食浪費須從優化“全產業鏈管理”求解
http://www.CRNTT.com   2020-10-14 09:24:27


 
  加強糧食儲備的安全教育,避免消費者恐慌性囤糧。近年來,網絡上流傳“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下降,中國將很快面臨‘糧荒’甚至新的‘饑荒’威脅”等謠言。受這類謠言影響,尤其是新冠肺炎背景下,部分老百姓恐慌性購糧,造成人為性的局部糧食市場供應緊張。這種現象一方面擾亂了市場,另一方面,家庭大量囤積糧食,很容易導致糧食過期和變質,形成過度分散的糧食庫存浪費。實際上,由於我國對糧食安全的高度重視,種糧主體的多元化、種糧技術的進步和糧食補貼政策的有效實施,我國糧食產量逐年遞增,總產量連續六年超過了六億噸。同時,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雲近日表示,我國糧食庫存充裕,稻穀和小麥兩大口糧品種庫存處於歷史高位,可供全國消費者吃一年以上。由此,必須加強消費者糧食儲備的安全教育,杜絕“糧荒”甚至“饑荒”謠言,避免恐慌性囤糧造成的糧食浪費。

  加強餐飲科普宣傳,營造“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社會氛圍。治理餐飲浪費現象,要積極推動餐飲科普,大力倡導科學文明的消費方式,樹立綠色健康消費理念,營造“愛惜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社會氛圍。治理餐飲浪費現象,黨員幹部要帶頭髮揮榜樣作用,杜絕愛面子,講排場的餐飲陋習,無論在單位食堂用餐還是飯店用餐,都應該養成“吃多少點多少”“剩餘打包”的良好習慣,踐行“光盤行動”。治理餐飲浪費現象,要從娃娃抓起。新生代通過參觀糧食生產、存儲、加工、包裝、消費、烹飪等環節,了解食物來源與綜合利用,進一步體會節約糧食、健康飲食的重要性,從小養成文明節儉的消費理念和生活習慣。治理餐飲浪費現象,要充分發揮好餐飲企業的作用。一方面,制定相應的餐飲企業管理、餐飲製作、餐飲消費、餐廚垃圾處理標準,另一方面,積極倡導餐飲行業推行科學、節約的消費模式。鼓勵餐廳優化點餐模式,推出半份菜和小份菜,在節約的前提下滿足消費者品種多樣化的需求。

  加強立法,以法治方式對糧食浪費問題進行綜合治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浪費行為”。應當從全產業鏈視角針對糧食浪費行為制定專門的法律,對浪費行為進行全面、細致的規定,為禁止糧食浪費行為的執法和監督提供充分的規範依據。同時,針對糧食浪費行為規定相應的處罰措施。要加強對糧食生產的法律規制,重度污染區域要加快退出糧食種植,要劃定糧食禁止生產區;要加強對糧食流通企業的法律規制,如糧食中心庫實施“智慧”監管,糧油港口樞紐實施“四散”技術,糧油加工企業要全面建立健全適度加工標準體系等;要加強對餐飲經營者的法律規制,如禁止設置最低消費、建立節儉消費提示制度等;要加強對食品網絡平台的法律規制,從法律角度明確網絡平台有制止“吃播”等大量浪費食物現象的責任義務。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文曉巍、董慧(文曉巍為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華南農業大學數字鄉村研究院研究員;董慧為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