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富權:改名之議也折射國民黨內權力鬥爭
http://www.CRNTT.com   2020-10-13 14:49:26


 
  可以說,國民黨已經隱隱約約地出現了“兩個中央”。一個中常會,另一個則是黨團。前者以“傳統派”為主,但也不一定全屬“理念派”,不過堅守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及黨綱黨章,基本上能夠維繫“一中”及“九二共識”;一個是以黨團為中心,平均年齡相對年輕一些,由於除了“不分區“立委”之外,都是要在“單一選區兩票制”的特殊選制下,必須經過艱苦奮戰才能當選,因而“選戰”意識甚強,“條件反射”式地順從“主流民意”,否則就落選。在國民黨已經淪為在野黨,沒有五千多個政務官及公營企業董座可以安排之下,落選就等於“政治失業”,也失去政治舞台,四年後再選可能選民已經淡忘,因而對選舉利益極為著緊,成為“選舉派”。這兩個“陣營”的分野,已經越來越分明了。

  江啟臣是循“區域“立委”選出來的,在二零一八年“九合一”選舉前還曾參加台中市長初選,與現任市長盧秀燕競爭,自然成為“選舉派”。因而就被動主動地把自己與黨團捆綁在一起,與黨的總體形成距離,又未能在兩者之間,以黨主席的超然地位進行調和平和。儘管按照黨章確實,中常會開會是由黨主席主持,但他在中常委中並不佔優勢,因而將國民黨黨團視為自己真正的“大本營”。

  實際上,從國民黨中央宣佈計劃“搬家”,但物色到的兩處商業樓宇遭到其租戶的反對後,就決定將中央黨部“一分為三”,其中政策委員會與黨團合併辦公,亦即捆綁在一起。

  按照《“立法院”組織法》等法律規定,“立法院”必須向朝野黨團提供辦公室,及公費助理。因此,一些細小的政黨,其政策會甚至黨中央是與黨團一起辦公的,“搭借”公費來維持黨中央的經費開支。而民進黨在這方面,卻極為抗拒這種做法,即使是黨中央財庫再缺緊時,黨中央政策委員會仍然堅持在中央黨部辦公,就是為了更好地維持黨中央對黨團的領導,避免出現“第二個中央”,並凸顯政策會是黨中央的機構,突出黨中央。可見,倘若國民黨果真將政策會搬到“立法院”的國民黨黨團辦公室合併運作,作為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的林為洲,就將被作為國民黨黨團總召的林為洲所“綁架”,甚至是“尾巴搖狗”,黨團指揮黨中央,與中常會的“傳統派”分庭抗禮,頗為危險。因此,有人指出,國民黨中央黨部其實可以不搬家,只要縮減租用樓層,就可達到節省開支之目的。其實,更是擔心本來就是“周身刀,冇把利”的江啟臣,難有足夠的魄力去領導分散多處的中央黨部各部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