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對返鄉創業者“勿以成敗論英雄”
http://www.CRNTT.com   2020-10-10 11:07:17


  中評社北京10月10日電/據紅網報道,劉沈廳,是四川眉山首位985碩士職業農民。2016年底,他回到家鄉承包了130畝土地,種獼猴桃和晚熟柑橘。由於技術匱乏,獼猴桃被有機肥“燒”死。他決心求新求變,自主研發專利技術解決種植難題,還免費在四川省超五千畝的果園進行推廣試用。目前,他的年銷售收入達百萬元以上。(10月8日 央視新聞)

  985碩士畢業,選擇的職業卻是當農民,更為關鍵的是,劉沈廳經過多年打拼,現在已經小有成就,年銷售收入達百萬元以上。如此富有戲劇性的故事,一經媒體報道,立刻引來無數網友點贊。但是,不少網友之所以稱讚劉沈廳,其實帶有明顯的功利色彩,因為他們關注的重點放在了“年銷售收入達百萬元以上”。

  試問,如果這是一則碩士回鄉當農民創業失敗的故事,還會有媒體關注嗎?還會有那麼多網友點贊嗎?輿論是否會對其冷嘲熱諷呢?筆者認為,看待碩士當農民,不能以成敗論英雄。比起碩士農民創業成功時,輿論的熱捧,社會更需要在他們創業遇到困難時、面臨失敗時,給與理解和支持。

  這些年,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不少有志青年選擇投身農村廣闊天地,幹一番事業。在這支新興的隊伍中,有如劉沈廳這樣的名校碩士畢業生,也有從大城市辭職回鄉的白領,更有辭官歸田的領導幹部。他們中有的人創業成功,走上了人生巔峰;有的人折戟沉沙,搞得負債累累;有的人還在創業的道路上不斷求索,艱難苦撐。

  放棄本可以安逸舒適的工作,他們走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他們是鄉村振興路上的拓荒者、實踐者。他們的成功是經驗,他們的失敗是教訓,都是有價值有意義的。看見他們中有人獲得了成功,我們該報以掌聲,看見他們創業失敗,我們同樣要給予鼓勵和支持。

  據報道,張家界市慈利縣南岳村的劉濤,2003年北大大學畢業後,考取了選調生,先後在張家界永定區雙溪橋鄉、共青團張家界市委、共青團湖南省委、湖南省委統戰部等單位工作。2012年底,31歲的劉濤赴常德臨澧縣上任,成為當時當地最年輕的副縣長。就是這樣一位大有前途的副縣長,卻毅然選擇辭職回鄉種植紅心獼猴桃。他和妻子把家底拿出來,投入30多萬元,成立了南岳村第一個紅心獼猴桃種植基地。可是,由於缺乏專業技術人才指導,基地裡的果苗大量枯萎死亡,補種好幾次都沒有成功。第一次創業,就交了30多萬元“學費”。

  劉濤沒有創業成功,還賠了30多萬,但筆者仍然覺得他是個“英雄”。有人問曾劉濤,他這樣的人才辭職搞農業是不是“浪費資源” 。劉濤回答,現在不缺公務員,但農村非常缺人。“一個縣的副縣長有七八個,但對一個村的農民來說,帶領他們致富的可能只有一個。” 可以看得出,劉濤選擇辭職返鄉創業,不僅承載著自己的夢想,還背負著家鄉村民脫貧致富的希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