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飯碗端得穩 我國糧食產能達一點三萬億斤
http://www.CRNTT.com   2020-10-04 13:15:42


 

  ——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糧食生產基礎不斷夯實。

  “今年,早籼稻和中晚籼稻最低收購價每百斤提高1元,讓咱糧農吃上了定心丸!”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大窩棚村村民霍秘財說。

  農民種糧積極性,來自一項項實實在在的舉措。穩政策,強化制度供給,今年中央加大雙季稻生產支持,下達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補貼、高素質農民培訓補貼。穩面積,嚴守18億畝耕地紅綫,全面落實15.46億畝以上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穩產量,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高產穩產,穩的是生產能力。

  五年來,我國穩定完善扶持糧食生產政策舉措,挖掘品種、技術、減災等穩產增產能力。發揮糧食主產區優勢,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健全產糧大縣獎補政策;完善了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強化了農業信貸、保險等支持政策。今年,全國確保穀物面積穩定在14.2億畝以上,口糧面積穩定在8億畝以上,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

  ——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確保糧食任何時候都產得出、供得上。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山東省汶上縣次丘鎮西汶口村村民林凡秀感慨:“縣里搞的高產創建示範方,旱澇保收,俺家的6畝地,糧食產量翻了一倍還多!”

  藏糧於地,夯實大國糧倉根基。2019年我國新建高標准農田8000萬畝以上,確保2020年底累計完成8億畝建設任務,力爭2022年達到10億畝,保障糧食產能在1萬億斤以上。今年,全國以永久基本農田、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保護區為重點,將完成8000萬畝高標准農田和2000萬畝高效節水灌溉建設任務。

  海水稻、雜交稻、再生稻、超級稻,一個個優良品種在大田里成長、收獲。廣東省台山市海宴鎮南豐村村民龍先清說:“這3000多畝的海水稻收獲了,沒想到灘塗地也能長出糧食!”過去這些地塊上種出來的香蕉,還沒大拇指粗。如今種上了耐鹽碱水稻,這塊稻田總產量超1600噸。

  藏糧於技,撑起糧食安全底氣。目前全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2%,糧食良種覆蓋率保持在96%以上;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0%,主要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提高到95%以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