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藏糧於“機”是怎樣實現的
http://www.CRNTT.com   2020-09-13 15:48:29


 
  目前,他們研發的農機信息化監控技術已在吉林、山東、江西等地實現大面積推廣應用,服務合作社22450個,服務農村居民20餘萬人次,有力推進了“互聯網+”農機的發展。

  推動全程全面機械化

  經過多年努力,目前我國小麥、水稻、玉米三大主要農作物的耕種收機械化水平已超過80%。然而,其餘農作物特別是經濟作物弱項比較多,如馬鈴薯、棉花、油菜等作物機械化率只有30%左右;甘蔗機械化率更低,僅3%左右。農業生產要實現全程全面機械化仍有不少短板。

  “針對這些短板弱項,我們創制了一批高性能智能農機裝備,在精量播種、變量施肥、節水灌溉、高效收獲等裝備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形成了適應不同生產規模的玉米、棉花、甘蔗、馬鈴薯、飼草等全程作業裝備配套體系。”方憲法告訴記者。

  以采棉機研發為例,我國成功實現了關鍵零部件自主化,推進進口替代,引領我國采棉機技術進步。對於玉米收獲機的研發,則實現了穗莖兼收、種穗低損收獲、籽粒直收、青貯高效收獲等全價值收獲,解決了高含水率籽粒收獲國際性難題。為助力東北黑土地保護,他們還研發了以大型免耕播種施肥機技術為引領的系列免耕播種施肥機,實現了保護性耕作。

  此外,大型噴灌機組可實現高效節水灌溉,助力旱作農業綠色發展;超高地隙噴杆噴霧機滿足玉米等高秆作物植保,助力農業病蟲害防控,“蟲口奪糧”保穩產;穀物聯合收割機研發集成了北斗定位導航、在線測產等智能化技術,可與世界主流技術比肩……一項項科技突破在這裡誕生。

  對於薄弱環節作業裝備,他們同樣成果不斷,推動農業機械化全面發展。比如,全自動高速移栽機可實現自動分苗取苗、精確送苗、直立栽插、起壟覆膜,已應用於蔬菜種植,提升蔬菜機械化水平。馬鈴薯生產全程機械化裝備實現了“小土豆大產業”提質增效,助力脫貧攻堅。此外,種子小區播種機、玉米去雄機、無人機授粉、高品質加工裝備等支撐我國種業自主化;飼草全程機械化生產、水產養殖及智能化加工等,支撐了養殖機械化發展;棉花、果蔬、茶葉等高效生產加工裝備,助力果蔬茶產業提質增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