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全周期管理”的科學內涵與實現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20-09-06 08:34:09


 
  三

  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和城鄉基層治理體系,需要從前期、中期、後期三個環節著力。

  提升前期應急效能。一方面,推進韌性社區建設。社區作為城市治理和城鄉基層治理的基本單位,是此次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同時,社區建設存在管理不足、社區空間缺乏防疫彈性以及社區工作權責不匹配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應進行科學規劃,有計劃地整改現有社區老舊基礎設施,開辟防災公共空間,以此提升社區基層的應急處置和公共治理水平。另一方面,完善訴求回應機制。依托“大數據+”,以探測民情、了解真實社會動態為目標導向,通過線上智慧平台、村民小組會議、公共意見信箱等渠道,建立有效的訴求回應機制,是實現環境、個體、社會、制度四方韌性融合,確保“全周期管理”前期應急效能不斷完善的內在要求。

  實現中期高效執行。一方面,統籌協調社區、公益組織、居民等不同社會主體需求,多方位撬動群眾參與,適當借鑒企業管理優良經驗,創制可合作的社會夥伴,形成基層治理多元投資、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現代基層治理新格局,培養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的智慧主體。另一方面,搭建基層治理智慧平台,構建以人民為主體、政府引導、市場參與的基層協同治理結構,利用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實現信息收集、數據融合、應用服務以及監督評價之間的實時聯動,促進智慧家居、智慧醫療、智慧安防等無縫對接,為基層決策提供科技支持,確保基層治理智慧執行。

  促進後期治理效能轉化。一方面,加強黨建引領,統籌基層治理體制創新。明責賦權、把基層黨組織的定位從管理轉到服務,切實做好機關、企業、農村、城鎮社區和學校、文化團體的黨建工作。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當多元主體利益不平衡時,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引領作用,減少各種人民內部矛盾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切實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另一方面,堅持系統思維,將“全周期管理”的四個層面與不同基層主體的實際情況有機結合。立足於基層治理的發展階段,統籌不同城鄉主體發展全局,加強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不斷完善制度引領、全域整合、分級治理、科技支撐的現代化基層治理新格局,推進人人共治的基層治理體制機制不斷完善,把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常保國、趙健(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