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十四五”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意義重大
http://www.CRNTT.com   2020-09-01 08:21:41


  中評社北京9月1日電/經過40多年的艱苦探索,國有企業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有資產監管體制不斷完善,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逐步優化,國有企業的市場主體意識明顯增強,國有經濟的運行質量有了顯著提高,在國民經濟中更好地發揮了主導作用。但同時,國資國企改革尚未到位,國有企業治理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經營效率需要進一步提高,“十四五”期間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意義重大、任務艱巨。

  國有企業改革歷程及進展回顧

  經濟參考報發表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企業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劉現偉文章介紹,改革開放,國有企業改革走過了極不平凡的歷程。黨中央、國務院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根據中國國情和國有企業改革實際,採取了不同辦法和一系列重大舉措,不斷將國有企業改革向縱深推進。按照時間脈絡,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大體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放權讓利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1978年-1992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轉變國有企業經營方式、提高國有資產運營效率成為各方共識,這一時期國有資產運營方式先後經歷了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試點、實行撥改貸、兩步利改稅、推行承包制、進行股份制試點等一系列改革。

  第二階段:創新制度建立企業法人財產權制度(1992年-2002年)。為了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使國有企業成為市場競爭主體的需要,十四屆三中全會明確了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主要改革措施包括:推進股份制改革與國有企業上市,打造國有資本流動機制;實施“抓大放小”戰略,推進國有資產授權經營試點;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加大兼並重組力度,調整和優化國有資產布局。

  第三階段:完善國有資產出資人制度、規範國有資產監管(2002年-2012年)。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二中全會明確了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方針和基本原則。2003年國務院成立了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第一次在政府機構設置和部門職能分工上實現了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能與社會公共管理職能的分離,明確了國有資產出資人代表,確立了“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管資產與管人、管事相結合”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第四階段:以管資本為主全面統籌推進國資國企改革(2012年至今)。從黨的十八大開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親自謀劃部署推動國有企業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頂層設計以及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2015年,《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正式頒布。目前,與《指導意見》相配套的一系列文件已經印發,形成了國企改革的“1+N”文件和政策體系,確立了國有企業改革的主體框架,為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公司治理結構進一步完善,公司制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和戰略性重組持續推進,國有資本運作積累了重要經驗,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國有企業改革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和歷史性偉大成就。目前,黨的十八大以來確定的國有企業改革主體框架已經形成,許多任務還在持續落實過程中,改革仍然處於現在進行時。

  國企改革存在的突出問題

  文章指出,改革開放40多年來,儘管國有企業改革取得重大成就,但一些深層次固有矛盾和問題依然突出。

  一是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仍需加快。雖然經過多次調整,但國有經濟布局仍不夠集中,國有企業尤其是地方國有企業小而散的狀況尚未完全改變,國有經濟布局結構仍需優化。國有經濟戰線過長、分布過散問題仍然突出,在398個國民經濟行業中,國有經濟涉足的行業仍多達380多個,“大而全”“小而全”的問題還不少。一些企業主業不夠突出、輔業存在虧損,對企業的經營運轉、技術創新、質量品牌等工作都造成了一定影響。

  二是國有企業經營效率亟須進一步提高。由於國有企業功能目標不明確和分類改革監管不到位,導致經營機制不活、效率不高。一些國企缺乏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競爭意識,企業大而不強,沒能充分發揮行業引領和集中度高的優勢。

  三是國有企業治理和激勵約束機制不完善。儘管國有企業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國有企業治理結構中的深層次根本性問題並沒有得到徹底解決。政企不分和產權制度改革滯後是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主要障礙。部分經過股份制改造的國有企業,普遍存在著國有股“一股獨大”、股權結構不合理、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內部人控制等問題。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導致人才流失、技術創新能力不強。一些企業內部分配制度仍然存在平均主義現象,緊缺人才、管理層工資收入低於市場價位,缺乏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有效機制。

  四是國資國企監管體制仍待完善。目前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仍不能適應改革不斷深入的新形勢、新要求。歷史上國有企業從規模擴張、高速發展走過來,體制機制、發展方式比較適應傳統產業和基礎產業,公司治理、商業模式還不太適應新階段、新任務,公司層級過多,國資監管沒有真正轉到管資本上來,國有企業轉變觀念和思路的任務依然迫切。

  “十四五”深化國企改革的重大意義

  文章認為,國有企業是推進國家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十四五”期間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國民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提高國民經濟整體運行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中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提高效率、增強活力,發展壯大國有經濟,是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