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衡量全面小康社會需要定量分析與定性判斷“雙視角”
http://www.CRNTT.com   2020-08-22 07:36:44


  中評社北京8月22日電/今年第11期《求是》雜誌發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衡量全面小康社會建成與否,既要看量化指標,也要充分考慮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狀態和現實獲得感。”文章指出,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有一些短板,必須加快補上。要聚焦短板弱項,實施精准攻堅。

  筆者認為,把握好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斷的關係,對於我們正確認識全面小康社會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定量分析側重用“數據說話”

  定量分析側重用“數據說話”,其精髓在於科學準確。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面小康不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它有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多方面的具體量化指標規定。由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完成“十三五”規劃在時間節點上是一致的,可以說,完成了“十三五”規劃主要指標任務,也就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新世紀以來的20年,中國實現了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的演進,運用定量分析,可以精確地考量和反映這些年來小康的進程、國家各方面的發展與變化。

  就脫貧而言,2013—2016年我國貧困人口每年減少超過1000萬人,這樣的脫貧速度有理有據地“數說”著取得的輝煌成就。隨著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定量分析的運用更是衡量全面小康社會建成與否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與手段。《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一文就用量化數據來“擺事實”,列舉了我國經濟總量、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類發展指數、城鎮化率、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人均預期壽命、農村居民接入電力的比例以及飲用安全水源的人口比例等大量數據,從橫向國際比較與縱向歷史進步來論證“我國已經基本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判斷。

  量化分析還有助於我們摸清發展中的“短板”和底數,為決策規劃提供重要依據。文章分析指出,“目前的農村貧困人口中,因病因殘致貧分別占40.7%、20.2%,65歲以上貧困老人占18.5%,多數不具備自我發展能力和條件。”基於這些量化分析數據,中央在扶貧攻堅階段即把貧困人口相對集中的老弱病殘作為重點人群,提出了強化社會保障兜底,做到“應保盡保”。

  定性分析主要進行"質"的把握

  “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認可不認可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硬指標。”全面小康社會是否建成,人民群眾最有發言權,他們的感受最直接。所以,對全面小康進行定性分析需要從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入手。就扶貧而言,具體收入數額僅僅是脫貧的量化參數,而“兩不愁三保障”才是脫貧與否的形象表達,反映的是貧困人口的實際生活狀態。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