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網友熱議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http://www.CRNTT.com   2020-08-21 10:41:51


 

  一個農民在田裡插秧,邊上出現一行字“粒粒皆辛苦”;一個大米缸,邊上出現一行字“餐飲食物浪費,每年約上千萬噸”;一碗飯,邊上出現一行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一個笑臉,一個盤子,上面寫著“光盤行動”……“日前,河北省遷安市遷安鎮第二初級中學教師王旭東用一幅幅沙畫作品,倡導大家要厲行節約,拒絕舌尖上的浪費。”新華網的秒拍視頻,展現了這樣一個教育場景,引來數千網友關注。

  同樣,“一粒米到達餐桌需要多少勞動”,則在人民日報新媒體帶動下,成為微博熱門話題。

  網友“關-注”說,“愛惜每一顆糧食,請用行動去證明。”網友“琑寶寶騎摩托”說,“珍惜每一粒米,真的很不容易,想想爺爺他們那一輩的人,真的吃不上飯的時候都有,一定要珍惜,不要浪費,粒粒皆辛苦啊。”網友“婉秋涼”說,“敬惜每一粒米。現在還能想起以前的每一個暑假都會去田裡幫忙割稻穀,凌晨的露水到中午的大太陽再到晚上的月亮,都在田裡見證,晚上回家收稻穀,那稻絮弄在身上是真的癢,經歷過之後才深知不容易,所以敬惜每一粒米,從我做起。”網友“想了很多就這一個”說,“在餐飲行業工作,每次看到浪費的都會很生氣,所以自己出去吃飯還是幹啥的,都不喜歡浪費!”

  規範和整治“大胃王”“吃播”等現象

  不少節約糧食的行為,在網上被爭相轉發。

  例如在餐飲行業,將“光盤”體現在細微之處;在大中小學校,將“勤儉節約”理念深入到師生日常生活中;在街道社區,“節約糧食、光盤行動”等宣傳教育時刻進行。

  江西理工大學的做法,則獲得了人民日報官方微博在內的媒體轉發。該校食堂通過光盤換水果行動,倡導學生節約糧食,學生只要把飯菜吃完清盤,就可以換一個飯後水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