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德國企業財報裡的“疫情烙印” 
http://www.CRNTT.com   2020-08-19 12:11:48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鬆表示,經歷了充滿挑戰的第二季度,戴姆勒公司汽車銷售開始出現復甦跡象,特別是消費者對高端乘用車和電動車的需求增強。

  第三,幾家“歡喜”幾家“愁”。對不同行業來說,疫情的影響既有共性,更有顯著的差異性。正如人們在全球觀察到的普遍趨勢,疫情刺激了數字化生產和消費的需求,互聯網、電商、IT企業不僅受疫情衝擊相對較小,甚至從中受益。

  作為歐洲最大的軟件企業,德國思愛普上半年經營收入同比增長4%;經營利潤24.9億歐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18.03億歐元;自由現金流31.2億歐元,同比增長59%。

  同時,生物醫藥企業也在疫情中取得業績增長。剔除巨額訴訟賠償等特殊項目影響,德國醫藥巨頭拜耳上半年利潤(EBIDA)同比增長8.4%,利潤率提高3.2個百分點。另一大型醫藥企業默克集團上半年淨銷售額同比增長10%,利潤同比增長14%。財報顯示,默克集團正與全球超過45家疫苗研發機構展開合作。

  相比之下,其他製造企業收入和利潤受疫情拖累較大。除三大車企均出現虧損外,化工巨頭巴斯夫上半年淨利潤僅700萬歐元,遠低於去年同期的73.6億歐元,自由現金流為負8300萬歐元;應用化工及消費品巨頭漢高集團上半年收入和利潤分別同比減少5.2%和27%;體育用品製造商阿迪達斯上半年收入減少27%,淨虧損3億歐元。

  此外,疫情對德國主要銀行的影響表現為信貸損失撥備大幅增加。德意志銀行上半年信貸損失撥備同比增加9.7億歐元,其中二季度增加6億歐元。德銀方面表示,增加信貸損失撥備的原因主要是宏觀經濟疲弱、前景不確定性高以及貸款客戶信用評級下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