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如何防止脫貧人口再返貧?
http://www.CRNTT.com   2020-08-18 08:18:40


 
  “這個系統可以對脫貧關鍵數據進行實時分析,為相關部門、村級合作社及企業提供有效參考。不僅可以為邊緣戶、監測戶精准幫扶提供建議,還可以在產業布局、政策傾斜等方面提供數據支撐。”銅川大數據學院院長黨明傑說,現在數據收集主要由基層工作人員承擔,未來希望通過技術手段,更方便地完成數據采集。大數據越“接地氣”,防返貧監測預警就越精准。

  陝西西鄉縣讀者黃宗躍提出,掌握了返貧預警信息後,還要加強動態幫扶。“要將事前預防與事後幫扶相結合,因人因戶分類精准施策,確保有勞動能力的監測對象增收致富,對無勞動能力的監測對象強化綜合性社會保障措施,建立健全完善的醫保、救助機制,確保監測對象不會因病因災返貧。”

  扶貧與扶志、扶智結合,“輸血”與“造血”並重

  “我參加扶貧工作4年,幫扶村、幫扶戶都順利實現了脫貧。不過,總結這4年的幫扶工作,感覺有些工作還可以做得更好、更到位。”讀者楊盛峰在來信中表示,他是一名中學教師,也是一名幫扶幹部,這些年來,通過解決貧困戶的交通、健康、求學、住房、產業、技術等問題,扶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不過,有一小部分貧困戶致貧的原因出在自身,比如“等靠要”思想較重。如何幫扶這部分貧困戶,實現既扶貧又扶志,還需要更多的思考和研究。

  湖北十堰市讀者朱江對此也有同感,在駐村扶貧工作中,他發現有的貧困戶等著要補貼,“扶貧工作隊、親戚朋友做了很多工作,但效果並不明顯。對於這些貧困戶來說,扶志比扶貧更重要,志不扶起來,就算脫了貧,也很有可能會返貧。”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於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的指導意見指出,要堅持外部幫扶與群眾主體相結合。處理好外部幫扶與自身努力的關係,強化勤勞致富導向,注重培養貧困群眾和監測對象艱苦奮鬥意識,提升自我發展能力。要採取扶志扶智的幫扶措施,引導監測對象通過生產和就業脫貧致富。

  目前,一些地方“輸血式”脫貧還沒能轉化為內生發展動力,比如一些產業扶貧項目還主要依靠幫扶責任人的關係和資源,如果幫扶政策不接續、工作斷層脫節,就有可能出現產品銷路不暢、項目停擺、後續資金不到位等問題。“應當把扶貧同扶志、扶智有機結合起來,‘輸血’與‘造血’並重,充分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和自我發展能力,提升鄉村人才供給水平,以人才振興構築起防止返貧的防線。”張靜宜說。

  “扶志,要通過言傳身教,讓一些貧困戶克服依賴思想,自力更生,勤勞致富。扶智,要通過文化教育,使貧困戶主動融入社會,有事幹、掙活錢。對有生產能力而沒有生產技術的貧困戶,要幫助他們選准致富項目,扶上馬送一程,幫助他們走上致富路。”江蘇射陽縣讀者陳建康說。

  針對一些貧困戶缺乏求職技能的問題,安徽明光市讀者常兆建議,有關部門可以通過定點培訓機構、專業合作社等,深入貧困戶家中開展“點對點”“一對一”精准培訓,並積極幫助聯繫就業單位,使貧困勞動者通過技能提升實現穩定就業。

  “防止返貧,教育是長遠之計。”沈陽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姜義軍認為,從長遠角度來講,脫貧後防止返貧,應立足於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素質,大力發展農村教育,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幫助他們持續穩定增收。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劉新吾、原韜雄、吳月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