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直播賣貨助力中國脫貧攻堅
http://www.CRNTT.com   2020-08-14 08:11:44


資料圖:3月24日,廣西南寧市武鳴區雙橋鎮米泰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員工韋黎明在直播沃柑裝運。(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8月14日電/在中國,有時只需要很少的技術工具就能在互聯網上火起來。年輕的範玲(音)利用了這一點。她把長發編成辮子,精心打扮,并穿著傳統裙裝。在她面前的桌上放著茶罐和面食。她的背後是群山、茶園和一張寫著“我是一個幸福的農民”的宣傳牌。這個場景被智能手機拍攝下來,并在抖音短視頻平台上進行直播。

  瑞士《新蘇黎世報》網站8月4日載文《中國通過直播擺脫貧困》,文章說,範玲一旦開始直播,就滔滔不絕。她用活潑的方式贊美產品,并向觀衆解釋為什麼她家鄉的茶葉特別好。這位年輕女子來自貴州省,她的臨時工作室就在離金花村不遠的茶園裡。

  近年來,直播在中國勝利進軍,并且在消除貧困方面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現場直播為客戶提供了在觀看過程中訂購產品并隨時付款的可能性。這種方式在中國很流行,因為中國人希望獲得娛樂并深信直播推薦產品的優點。這也使得生活在該國貧困地區的人們有機會為自己創造市場并在全國範圍內銷售產品。

  貴州是中國較貧窮的省份之一。尤其像金花村這樣以農業為主的地區在經濟繁榮方面仍然遠遠落後於中國東部沿海地區。但範玲對此并不介意。她在鏡頭前顯得信心十足。她說:“我不再覺得自己必須躲在城市人後面。”

  貴州一直是一個旨在為中國農村地區脫貧積累經驗的試點項目的一部分。

  直至5年前,大多數農民都在自家的土地上耕種。徐學良說:“當時我沒有機會從當地銀行獲得貸款。”與其他村民一樣,農民徐學良無法籌集到足够的抵押品從而被金融機構評估為信譽良好。

  但這樣的時代已成為過去。在政府倡議下,不同農民組成一個集體,變化開始了。從那時起,他們像企業一樣運作并獲得政府頒發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他們現在對銀行擁有了另一種談判能力,因為每個人不必再單獨申請貸款。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