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以國內國際雙循環引領新型全球化
http://www.CRNTT.com   2020-08-12 07:52:43


 
  鑒於此,中國應堅持推動對外開放,將全球價值鏈重構與國內經濟結構調整相結合,大力促進“一帶一路”倡議與歐亞互通戰略等對接;積極推廣數字“一帶一路”建設;鼓勵國內製造企業與境外自由貿易區、產業集聚區、經貿合作區加強跨區域對接;堅持增進中國與“一帶一路”相關經濟體實現包容性增長;共同搭建世界開放式、協同化、網絡化平台;著力打造基於數據鏈聯動、供應鏈協同、產業鏈共享的融通發展模式。

  中國完備的工業體系和健全的基礎設施,為全球企業提供低廉、便捷、通暢的生產製造體系,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進一步增強了中國對全球企業的吸引力。2019年中國外資流入額穩居發展中國家首位、位列全球第二位,投資來源國家和地區達179個。中國國內消費超大規模紅利的不斷釋放及外資准入負面清單的日益縮減,為全球企業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豐厚的利潤收入。並且由於高質量外資不斷流入,中國勞動力質量優勢得以充分發揮,推動高素質就業人數快速增加,為中國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加快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文章分析,隨著國際上逆全球化趨勢增強和疫情負面影響加劇,中國乃至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都顯露出產供銷脫節、上下游不同步等問題,體現出世界生產體系的不安全性、不穩定性、脆弱性。中國應充分發揮自身超大規模的加工製造體系和內需市場優勢,立足國內生產和消費兩個大市場優勢,逐步構建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機制,進一步鞏固中國已有產業優勢,推動產業鏈現代化和產業基礎高級化等社會生產力的增進。

  從全球價值鏈治理機制來看,順暢的國內大循環,立足國內巨大市場,助力於生產的工藝增進、品牌提升;貫通的國際大循環,依托雙“8”字環流,有利於生產的規範化、標準化和產品創新。二者相得益彰,其中國內大循環對於形成核心技術優勢和渠道優勢等更為重要,也對中國經濟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更為關鍵。

  以中國為橋梁的全球價值循環模式可以有效推動產業在不同梯度國家的轉移,使各國產業相互拉動,貿易形成互補,實現價值鏈循環上的產業協同。這不僅包含狹義的工業生產力,更涵蓋了技術、管理制度、標準等“軟實力”的跨國合作,實現多層次、寬領域的區域分工合作,擴大世界範圍內的生產可能性邊界。

  中國經濟發展階段正處於工業化中後期向高收入發展階段邁進的轉型時期。這一階段,需要更大程度、更高水平的開放,通過進一步嵌入全球產業鏈,加強國際大循環帶動產業結構的升級和效率提升。

  當前,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已經初步顯現。在國際循環中,雖然中國出口方角色突出,出口中間品較最終消費品地位更為穩固,不過,隨著中國消費實力的提升,作為各類商品進口方的地位也在迅速提升;此外,中國中間品及最終品進出口貿易均增速較快,其中最終品進出口方的排名提升相對中間品而言年均增長更快,產業轉型升級逐步顯現。

  “國內國際雙循環”是在新的時代節點上提出的一個夯實國內經濟基礎,引領新型全球化格局的理論和實踐範式,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多方面的發展紅利,有助於建設開放、聯動、公正和更具包容性的世界經濟體系,塑造邁向未來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將為國內和全球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為中國和世界共同繁榮帶來新機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